有人说,孩子从一出生到16岁是神。因此有了孩子是天使的化身这一说。在16岁之前,他们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所以切不可随意地给他们贴标签,因为有的标签就是一把利器,带着利器标签的翅膀难以飞翔,甚至会将翅膀折断。
我们都知道学生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考试型的,平时掌握的所学知识,考试时都能发挥出来。
还有一类学生是非考试型的。这类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一考试就砸掉了。我想他们也许没有找到第一类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
有一个学生,就一直被我和家长认为是后者—非考试型的。有一次他参加期末考试,正好是我监考,我仔细地观察着他。就在我刚开始发试卷时,他突然身体缩成一团,在座位上微微颤抖,脸色苍白。我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了,他仰头望着我,沮丧地说:头脑一片空白。我抚着他的肩膀,轻轻地对他说:“哦,没有关系,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呢!你深呼吸一下。”
大概由于紧张他没有做起来,我就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也跟着耸了起来,憋了一会儿,再慢慢地吐出,肩膀也随之回到原位,最后做出一个很轻松的样子。他就学着我的样子完成了这一套动作后,突然睁开眼睛,笑逐颜开地点了点头。这次是正常的发挥,他考出了理想的成绩。从此,他克服了考试时的恐惧情绪。
于是,我就会在考试前对同学们传授这个经验。后来我发现还有的同学在考到中途遇上难题或者时间来不及的时候,也会紧张,我叫他们也用深呼吸的方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其实考不好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孩子粗心,有的是复习的时候不系统,知识点有遗漏,有的是在上课听讲不认真,有的是上课没有听懂,课后也没有问……
无论是学习方法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只要在找到原因以后,适时地查漏补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后,我做得最多的是:和同学们一起把丢掉的分数加起来,分析哪些是粗心,哪些是会的,没有复习到的,这些都是你应该得到的分数。那么你应该能得到多少分。这时同学们就会有很大的触动,也会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从此以后,他们会有的放矢地改正错误,改进方法,同时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