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在想此事,曹操到时想看看,后人是如何戏说赤壁之战,他曹操在后世的书中,又有怎么样的评价。
曹操想法很好,奈何天幕根本不讲相关事情。
【关于正史《三国志》中,怎么样记载这件事,由于篇幅有限,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史书,或去看看其他Up的讲解。
这里主要说一下曹军的疫情。
在曹魏中后期的政权中,疫病总是时常出现,尤其是在伐东吴的时候,最为明显。
每次伐吴史书都会在后面加上一句,大疫。
那么为什么那么巧,曹操每次伐东吴都会出现疫情,
真是是因为天命这么玄乎的东西吗?
其实不然。
在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陈思王曹植,所做的《说疫气》中已经道出了起疫病的原因:“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也就是说,这疫病还是和气温离不开关系。
东吴自处南方,温热的气候注定是疫情病毒传播的温床,在加上古代医疗条件较差,根本没有能阻隔瘟疫的手段。
在大规模行军的情况下,大疫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那么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防止瘟疫?
有!
经过几千多年的研究成果。
现代医学总结出了防治瘟疫三件套。
1、控制感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积极研制相关疫苗。
三条经验总结,看着简单是个国人基本上都知道,尤其是在我们也经历过大疫之后,基本上大家都能说出一两句防疫之道。
但这些简单的东西,却是人类与病魔作战了几千年,才化繁为简得来的宝贵经验。
控制感染源,是在瘟疫发生前,找到被感染者,将他们集中隔离,单独进行治疗,去除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包括被接触着的衣服,触碰过的事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在接触病人时还要做好隔离防护,如我们现在的口罩,防护衣都是为了防止飞沫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是指老弱病残,他们的机体防御抵抗能力差,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正气不足,邪气容易入体,保护好他们能大大减少传染源。
不过在古代除非王公贵族,不然平民百姓也没有几个身体能特别好的,整日贫苦劳作为了活命的百姓们,健康状况只能说堪忧。
因此他们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根本无发靠自己的免疫力,撑过疫病的前期直到产生抗体。
所以在曹植的《说疫气》当中还有一句话说的很现实□□:“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一句话道出的尽是些心酸事。
不过别说古代百姓感染疫病容易死亡,就算是当代在伙食充足的情况下,现代人较古代身体素质好上许多的情况下。
仍然有部分因为瘟疫病毒的入侵,或自身免疫力过强和病魔杀得难舍难分,选择了一条“同归于尽”的道路,最终导致病人逝世。
但好在现代到底是经过了先辈们的革命,通过科学,科技的改革,我们也得以在疫病发生时,有所依靠。
最起码的退热药物乙酰氨基酚,两块钱就能买到一板,不知道比古代好上多少。
说到药,扯偏了那么远,回到张仲景的医学上。
为什么张仲景能被称为建安三神医之首。
正是因为他研发出了有关于,当时瘟疫的特效药,能有效为当时乃至后世的百姓退热去病,救活了数不清的人,才被尊为医圣。
伤寒病,是一种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
引发条件多为粪口传播,在水和食物被污染时,可至爆发性传播,引起大规模疫情,这正和东汉末年常发生的瘟疫非常类似。
当时的张仲景本人也饱受瘟疫折磨,本来二百余人的大家族,到建安初年,因为疫病逝去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尽是因为伤寒去世。
为了解决伤寒,张仲景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整理出《伤寒杂论》
其中关于退治伤寒,现在最出名的应该是《麻黄汤》。
此药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气喘、流行性感冒……均可使用该药。
汤剂的组成,多以去节麻黄9g,起皮桂枝6g,去皮尖杏仁6g,甘草炙3g。
用以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多以水煎为主,服后使人发汗,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少、散热多,体温调节中枢逐渐恢复正常,人的身体好起来,疾病自然就治愈了。
不过麻黄汤发汗虽好,却也不可一用在用的过量服用,汗多必伤正气。
通俗点用现代话来讲,就是水分丢失过多,导致人体内环境水电解质失衡引起脱水,且古?今医学中,都认同汗血同源,汗多则失血,同样是容易引起人死亡的病因。
适量(过犹不及)虽然是个老套的词,但不管用在什么东西上,都是通用的。
除麻黄汤外,《伤寒杂论》尚有十种常见汤剂。
分别为调营卫的《桂枝汤》、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剂、清心火滋阴肾黄连阿胶汤……
当然了,在古代医疗条件没那么发达,钱财紧缺无法找到医生医治的情况下。
还是得推出我们国人最喜欢的话——多喝热水!】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