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 33 章 敌众我寡,优势在我(1 / 2)

【有的或许人天生就该卓尔不凡, 结束了第一次河西战役,秉着趁热打铁继续痛击匈奴的念头。

汉武帝刘彻在这年的夏天,再次发起了对河西的征讨。

出战的人分别有骠骑将军霍去病, 合骑侯公孙熬, 和博望侯张骞, 郎中令李广。

听到张骞李广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这就是他们从右北平出发,负责对抗左贤匈奴王,中途异道,一个迷路来晚, 一个倒霉直接遇到正面大部队那次。

不过好在虽然李广和张骞行军路上出了点小意外, 但他们本来的战略目的就是阻拦做匈奴王,汇合河西匈奴军主力,夹击汉军主力的霍去病和公孙熬, 就这点而言也不算延误战机。

不提李广和张骞了, 这场战役卫青只是坐镇后方,前方的进军几乎完全是交给霍去病了, 河西之战完全可以说是霍去病的主场。

既然是主场, 那肯定是要干大事的。

如果没出意外的话, 按照汉军本来的计划。

霍去病将率兵自北地出塞,一路从北侧深入匈奴的腹地, 从后方对匈奴进行包围, 断其后路。

而公孙敖将从南路的陇西出塞,直接正面对峙匈奴主力军,阻击匈奴大部队势力,并为绕后的霍去病打掩护。

不出意外的话是这样的……不出意外的话】

天幕下,末央宫

如果、本来、意外、几个词, 在汉朝尚未广泛应用,卫青听着几个词语稍有不解,但配合着天幕略带轻快的语气,感觉心里一突。

无师自通了,什么叫,只要如果没有意外,那就是出意外了。

果然,下一秒卫青听见……

【在霍去病带着数万精骑,自灵武渡河翻越贺兰山,又过了钧耆河,乘船渡过济居延泽,沿水路行军,由东北二转向南面,在通过小月氏地区,由西北转向东南,继续深入匈奴2000余里,到达了匈奴背后的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门的黑河时。

本该在前面为他吸引匈奴主力部队的公孙敖他——迷路了!!!

众所周知,所谓不出意外,就是要出意外了。

由于公孙熬迷路,霍去病没能和他汇兵,导致如果霍去病要从后方袭击匈奴人的话,不止要面对匈奴老家留守的势力,前方的匈奴主力军,也随时可能抄着家伙就回来干他。

按理来说,一般人这时候为了追求稳妥,都该后退了。

首先过错不在霍去病本人,他老老实实的到了指定地点,过了那么多河,带着士兵深入了匈奴两千多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凶险万分。

这时还要和匈奴主力加留守军队硬刚才是不明智的选择,如果霍去病选择了返回汉营,可以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能被称赞一句,不贪功冒进,颇有大将之风。

但霍去病他是个会追求稳妥的一般人吗?

如果是,他会在定襄北之战,乖乖听舅舅的话去抓个舌头,而不是奔袭八百里立下奇功,一战封侯天下扬名。

如果是,他不会在第一次河西之战时接下的是侦查任务,做的却是先锋部队的事情。

如果是,汉武帝刘彻不会如此喜爱他,不会在第二次河西之战,就将大军交给他,让他深入敌营二千余里,负责从后方围剿匈奴。

要知道尽管霍去病的战功很大,但到第二次河西之战为止,也才第次出征。

而河西已经脱离大汉多时,又远在塞外,没人知道具体情况,具体地图都没有一张,深入敌营两千里,只是史书上短短一行字,却是霍去病爬山涉水,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他随时可能迷失在茫茫大漠中。

面对此等凶险的情景,谁能保证霍去病这个年轻的小将,能到达指定地点,而不是中途迷路或遭遇意外,最终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

秦时

经过纸张、太学的简单普及,秦朝一直以来缺乏的基层官员终于勉强补上了一些,让负责这部分的李斯松了一口气。

想当初陛下刚将这些事情交给他,他的心才落回了肚子里,陛下眼里朝臣一向只分有用之人和无用之人,无用之人随时可以替换,只有有用才能在陛下跟前留得长久。

得了事情,起初李斯干得非常用心,但不知为何事务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多,不管做了多处理了多少事情,接下来还是深不见底的政务海洋。

已经许久不曾休息的李斯,在快要过劳死之前,终于把事物处理的只剩下收尾了,可喜可贺。

事物即将收尾,奉陛下之命,时长来探望李斯的夏无且,给对方开出最后一包提神醒脑的药后,拱手恭喜对方:“恭喜李公普学事罢,有此功绩,不日可重回丞相之位。”

李斯苦笑:“斯不敢望此事,只要陛下还愿让斯登上朝堂,继续为大秦效力,斯便满足了。”

告别夏无且,身着素衣,李斯看着天幕中所讲的汉武帝和霍去病,突然回忆起了昔年和陛下的相遇。

陛下是个唯才是举之人,只要有才华,任何人都可以在陛下面前出头(不想出,强取豪夺也得出)。

李斯虽为吕相舍人,自荐于陛下,但仍为陛下所倚重,官至宰相。

是陛下不惧李斯背叛,不怕他欺瞒自己吗?

不,是陛下对李斯的才华有信心,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聪明人都该知道站谁那一边,蠢人不配与陛下为伍。

李斯不是蠢人,他追求名利,而嬴政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他不怕李斯不贪,只怕李斯不够贪。

只要李斯足够有才华,谁嬴政都敢用,所以李斯的才华得以绽放,和嬴政一起成就千古霸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