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和尚念经(1 / 2)

规划路线,整理下去年收羊毛的经验。

还有就是家里的肥皂不多了,去年清洗了这么多羊毛,今年最好再多备上一些。

贺宣深以为然,这事也要提上日程。

这些事情其实老杨在路上提到过,贺宣心里有数。

把小竹叫进来,把制作肥皂这事交给他和小兰。

老杨会配合他,安排好府里的人手,小兰负责熬猪油。

草木灰制作碱水这些工序就由小竹去东厢房弄。

把家里的事情捋顺,贺宣才能回屋休息。

这几日白天温度已经上升,晚上还冷得很,贺宣的炕已经烧的热乎乎。

一觉醒来,天还没亮,但是小秋在屋外敲门。

“公子,公子,该起了。”

再不起去书院就要来不及了,贺宣一骨碌坐起来,回答道。

“知道了。”

穿好衣裳,贺青他们把水端进屋,洗漱之后,坐上了牛车。

早饭都在车厢里吃。

在书院呆了半个月,大家都开始适应这种节奏,每日上课,下课后排队打饭上茅房。

贺宣大多数都跟傅晶他们一起,偶尔独自行动,这日在水房接水的时候,就听到两人在说闲话。

“你说他读书读书不行,还好意思住甲字房。”

“人家有几个臭钱呗。”另一人接话。

“呸,最看不起这种小人,还一天到晚阿谀奉承。”

“行了,别说了。”

贺宣把水舀好,出去的时候看了一眼,正在洗脸的两人,好像是笃行堂的。

不过没什么交集,自己并不认识。

只是在心里揣度,没想到在白鹿洞书院也有背后说小话的人,看来文化程度跟个人品行还是有些差距的。

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贺宣暗自猜测,回屋就忘记了,还有书要抄。

在御书阁,贺宣发现这里的书籍可以免费阅读,要是带出去,就需要一些抵押物。

为了能借到书,贺宣去找了周夫子,才办理出来一块木牌,有这张借阅牌,每次可以带一本书出去看,看完换下一本。

御书阁里起码有几百本书,贺宣看得心痒痒,这要是全部抄下来,节省了多少银子啊。

书院这么多种类的书籍,大多是民间捐献,或者学子募捐,还有少部分是夫子们的抄录本。

像是珍本就算有,也不会给学子看。

贺宣不介意啊,印刷本,手抄本就很不错了,自己完成学业后,在屋里抄录一份,抄完之后,带回去,让贺青小秋抄两份,寄回去给贺二叔。

总比在书铺买划算。

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抄书的大坑。

除了抄书,这几日还有一件大事就是选修课,学子们适应了书院上课的节奏,就开始安排选修课程。

这几样课程都是学子自愿报名,依照个人兴趣选择。

比如有乐器类,艺术修养类,书法佛经算学绘画这些。

贺宣没想到的是佛经书院也会教授,还好奇的问了下傅晶,这门课教什么。

“你可千万别想不开,去当个和尚念经。”傅晶早就跟二进的学长们了解过了,选什么都别选佛学。

“就给你讲法华经,金刚经这些的,要是想静心,哪怕选熏香,下棋都成,就是别选佛经。”千叮咛,万嘱咐就怕贺宣一不小心跳坑了。

“书院里哪个夫子教佛经的?”贺宣想不明白,明明看着都不像吃素的。

“不是我们的先生,是明伦堂的李夫子。”

傅晶说了,贺宣大概有数,早一年入学的学子就是在明伦堂上课的,这位夫子胡须长长的,衣着看着有些潦草,身材倒是很瘦。

没想到他竟然对佛经还有研究。

把佛经放弃后,贺宣第二排除的是棋类,下棋真的很不擅长,为了授课的先生着想,还是不选这个了。

乐器类和艺术类的都放弃,自己的学业本就不是出类拔萃的,还是以主课为重,等自己追上来,在分心其他。

最后就选了算学,这一门贺宣本就有心得,不用担心会跟不上。

在大多数同窗纠结的时候,贺宣已经定好了选修课,就等着开始上课。

学堂里,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同窗,就放弃了熏香,古筝这些课程,毕竟学习的原料还要自己准备。

剩余的课程都被人抢着报名,能多学一点,总是好的,反正不用出两份束修。

贺宣选了算学,对这门课的夫子想多了解下。

却被告知算学的夫子不知何人。

哦吼!这书院里难得有傅晶打听不到的消息。

贺宣更好奇了。

相处了这些时日,傅晶的身份被大家知道,礼部侍郎的三子,按身份应该可以去国子监入学,但是他不是排行三嘛。

上面两个兄长已经占了名额,国子监又不是自家开的,想去几个就能去的。

傅晶读书有些天赋,考中秀才后,有望科举入仕,就不去抢国子监补缺的名额。

在白鹿洞书院,傅晶的家世排的上号,所以认识的同窗,或多或少会给些便利。

两人一个屋子住,有些情况傅晶就会回来跟贺宣分享,贺宣听听就算,回应较少。

上到山长爱吃红烧肉,下到守门的大爷年轻时喜欢厨娘,少有傅晶打听不出来的。

为了挽回自己无所不知的名头,傅晶详细说了下内情。

去年上算学课的先生,年岁已经很大了,带完最后一年就回乡养老,今年的先生还没来书院。

“据说这位先生,是山长写了好些书信请来的,可能路途有些远,耽误了行程。”

傅晶描补几句,这消息还是自己请杂役吃糕点才得知的。

既然选修课夫子还没来,贺宣还是专心念书,要知道已经过去半月有余,再过十日就是旬考。

书院的旬考跟学馆有些区别,学馆是夫子教到哪里靠哪里,书院可没有这么简单。

要知道,能进书院的学子,四书五经都已经读过好几遍了,不说倒背如流,起码能说出个大概。

不然就该怀疑考官是不是放水了。

所以,书院的夫子上课,也是直接讲释义,把自己对书本的理解讲解给学子听,或者互相探讨。

挖掘出内含后,让学子自己破题,做出一篇好文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