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大生意送上门,可是谁能想到居然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要不要卖给他?
林平自然是有些犹豫,不过也仅仅是一瞬间的事。
这笔买卖自然是要做的,自己刚才提出了条件,而且对方已经答应了。
如果自己因为知道对方的身份而反悔,恐怕公司信用就会在市场上明显的下滑。
况且现在街机的确需要一个开门红的订单。
如果可以的话,林平希望在一年内接到的订单足以让自己消耗光所有的电子元器件的采购。
只有订单量大排长龙,工厂的生产线才会满负荷运行。
只有在未来两年内尽快把摩托罗拉采购的一百亿美金的芯片订单消耗一空,自己才有可能成功的卡位所有的竞争对手,并且让任何竞争对手都不再对街机市场感兴趣。
作为商人而言,很少有人有勇气冲杀进一个已经饱和的市场。
每个商人都渴望自己遇到的是新兴的市场有待开发。
哪怕是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辛苦一些,总比那些已经饱和的市场中残酷而又勉强的挣扎要强得多。
虽然林平很想把这些街机留下来,等待自己的商业中心开业时,才会向普通消费者提供服务。
不过想法归想法,还是要考虑到残酷的现实。
在半导体行业之中,技术的更迭非常频繁。
自己现在所采购的这些电子元器件以及所有的芯片,都是当下的产品,可是一旦新产品从实验室推向市场,那么自己手中所采购的这些芯片就会瞬间价值腰斩。
以存储芯片为例,现在自己所使用的普遍为三十二kb跟六十四kb,可是一旦两年之后出现一百二十八kb,甚至更强的二百五十六kb存储芯片,那么自己手中的这些东西贬值的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今天自己跟摩托罗拉采购了一百亿美金的超级大单,可是一旦两年之后自己所采购的这些东西恐怕连三十亿美金都不值。
如果把这一百亿美金的芯片抛售到二手市场,应该没几个人会选择这样的东西,除非价格极低。
只有价格低的时候才会凸现出性价比,如果没有性价比的产品根本不会获得任何人的青睐。
到时候一百二十八kb的存储芯片,恐怕价格上会跟现在六十四kb一模一样。
同样的价格不会有人再会买落后的产品,这就是半导体行业残酷的一面。
谁掌握了最新的技术,谁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
落后的技术永远都显得那么廉价。
就像网络大爆炸年代,以pc电脑为例,国内的大多数用户所使用的cpu,显卡,只有极少的时间里用得到当代产品中最顶尖的那些型号。
即便是221年,steam上游戏玩家使用的显卡数量,仍然是166占据绝大多数。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比例,那是因为这张显卡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于游戏的需求。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张39!
可是有谁注意到,纯粹国产的显卡性能,已经可以媲美18的整体素质。
这不仅仅是一张显卡的成功,更是代表着国产芯片能力的全面进步。
百分之九十的pc用户,完全可以使用国产的硬件系统,不会感觉到丝毫的性能拖累。
只有那些需要高性能电脑的用户,才有可能使用到英特尔最顶级的cpu,以及39显卡
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可是想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却极为的艰难。
明明性能够用,完全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可是依然不能在市场上取得亮眼的销售成绩。
甚至只能使用在特定采购机,普通用户宁可用同样的价格使用166显卡,也不愿意采购一张媲美18的国产显卡
这并非崇洋媚外,而是一系列复杂的软件生态圈所构造起来的天然壁垒。
虽然性能达到了18,但是却没有多少超级游戏公司为了这张显卡做性能优化。
而回到林平所在的八十年代。
技术的更迭更是快的眼花缭乱,毕竟九十年代初期一张九九九合一的游戏卡就已经是卖遍了大街小巷。
这个时候林平优先考虑的是,在技术更迭之前不能让手中的物资贬值。
如果新技术出现,任何的销售商都会对自己的街机进行压价。
而至少现在自己依旧是全球最顶级的产品,没有同类产品可以选择,更是让林平有了充足的开价权!
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凌晨一点半!
虽然支票到手,不过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对方想要拿到货至少需要等待两个月时间。
而且即便是两个月之后,每个月的交货量也仅仅维持一万台。
想要完成这笔合同订单,最少也需要八到十个月!
提前支付所有款项,还要等待这么长时间,对方虽然有些无奈可是也不得不接受。
这让林平想到了在网络大爆炸年代买车时的情况,即便是订了车也要等待好几个月才能拿到,甚至有些爆款车型,居然离谱的还要在4s店进行加价!
林平玩的并非是饥饿销售的那种套路,实在是摩托罗拉芯片供应短时间不可能爆发。
自己在京城的电子厂已经具备了超级代工工厂的雏形,只要所有的零配件到位,要做超级工厂就能开始恐怖的生产力。
只是摩托罗拉恐怕也没想到,自己生产的芯片会出现因为产能不足而担忧的状况。
最初董事会只是担忧价格太高卖不出去,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过高的价格让下游的生产设计企业,不敢使用摩托罗拉的这款芯片。
过高的价格只能转嫁给消费者,而过高的价格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如果有替代产品,而且价格适中的话,没有人会选择摩托罗拉68。
不过好在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之后,无论是摩托罗拉的资金能力,还是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他们想要扩展产能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双方的采购合同限定的日期,摩托罗拉的产能每隔两周都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