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命!”
“臣附议!”
“苏卿使得辽国的三百万贯赎金提前到账,功劳甚大,朕决定擢升他为谏院右司谏,诸位觉得如何?”
翌日一大早。
“昨晚朕问他长大想要做什么,他竟然说,想做个木匠或蹴鞠艺人,还想做你儿子的跟班,因为这样就能随时喝到州桥下的杨二郎羊肉汤了。”
眨眼间。
这几年,苏良没少坑辽国。
唐泽和唐宛眉都不由得撇了撇嘴。
苏子慕完全遗传了苏良的聪明与口才,当下能欺负苏子慕的人,还真不多。
苏良坐下后,耶律重元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苏良。
富弼率先开口道:“景明,此承诺书看似白纸黑字加签名,但辽人向来无礼仪,他们若不承认,我们也没有办法。”
而变法司的官员们,考虑的是成本,是如何调动吏员的积极性。
……
十二月初五,近黄昏。
耶律重元的心情变得激动起来。
唐宛眉嘱咐道:“儿啊,入了禁中,一定要守规矩,切莫做有坏礼仪之事,要懂得谦让,莫与人起矛盾,莫做坏事,明白吗?”
这样一想,他觉得自己怎么都不会吃亏。
耶律重元远远看到苏良便打起了招呼。
一诺千金这样的词语在他眼里就是狗屁。
赵祯瞪眼道:“苏景明,你莫以为朕不知你打的什么主意,伱想着你儿子富贵快乐一生,入不入仕途都行。朕告诉你,不行!”
“官家,臣以为狄枢相所言甚有道理。为胥吏增酬,不但不利于变法施行,还会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此乃全宋兴盛的最大阻碍!”
大家不是在力挺狄青,而是狄青之言确实有道理。
听到这番解释,赵祯和群臣都忍不住笑了。
这时,赵祯看向中书的相公们。
听到狄青这番话,垂拱殿顿时安静下来。
虽说只是升了半品。
“臣遵命!”众官员齐齐拱手。
说罢,苏良站起身就要离开。
苏良将耶律重元已筹够赎金的事情汇报给了赵祯,而耶律重元的那份承诺书也被众相公都看过了。
苏良看过承诺书后,道:“耶律大王,以后我们便是盟友了!我相信你不会失信,不然我必将此信公之于众。”
垂拱殿内就剩下赵祯和苏良。
赵祯白了苏良一眼。
耶律重元清楚苏良的态度决定着他能不能提前回辽,故而对苏良甚是恭敬。
高居于庙堂之上,反而忽略了这种隐患。
苏良无奈一笑。
“我答应!”
“啊?”耶律重元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开封府有吏员禀报,被囚禁的辽国大王耶律重元有十万火急之事要见苏良。
若实力并不弱于宋,完全可将此事称为受到苏良胁迫。
“这都是你的好儿子教的!朕不想看到你儿子在外面疯玩,朕的儿子埋头读书,你儿子必须来陪朕的儿子!”
顿时。
“臣以为,类似南皮县这种穷县,解决其执行变法困难的根本办法,是帮穷苦百姓增收,而非为官员加俸或为胥吏增酬。”
这就是人性!
狄青起于最底层,见到胥吏欺负百姓的事情太多了。
从三天一封渐渐增长为一日两封,有时甚至是一日三封。
苏良朝着一旁的一名吏员道:“取笔墨纸砚来!”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景明贤弟,快坐,快坐,茶刚沏好!”
“官家,而今已临近年关,能不能年后再让子慕入宫伴读?”
苏良来到了软禁耶律重元的宅院。
南皮县知县方望恩恳请为底层官员增俸,乃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只要底层官员增长了俸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这距离苏良被贬谪还不到两个月,这个擢升速度已经是匪夷所思了。
苏良想了想,道:“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当即。
只要大宋派人去边境对接,他们便可将财物立即移交。
苏宅外。
“慢着!”耶律重元犹豫了起来。
……
至于二皇子,还不足五岁,当下未到读书的年龄。
官员、吏员再穷都有后路可觅。
“朝廷一旦给了胥吏酬劳,将打破这种供需。那些富家权贵家族定然抢占名额,一人当库卒,可传家三代,恐怕拿完钱也不为百姓做事,且使得胥吏职位更偏向于家族传承,百姓的日子会更糟,乡下的贫富差距也更大。”
“朕愿意,但暽儿不愿意。”
“官家,吾儿怎能与大皇子相比,大皇子未来是要成为一国之君的。”
……
……
当即,耶律重元便写起了承诺书。
与此同时。
“臣附议!”
“至于,他所言的割让两州,我也不信。我们想要,到时候拼命争取嘛!”
而殿内其他人。
苏良眼珠一转。
赵祯看向苏良,道:“苏卿,自明日起,让子慕入禁中做暽儿的伴读,非年节假日,不得缺课。”
翌日上午。
“臣附议!”众相公同时拱手。
就在苏良也准备离开时,赵祯道:苏卿,你留下!”
苏良认真一看,不由得笑着道:“耶律大王,真是恭喜啊,待财物结算清楚,你便可以回辽了!”
自苏良担任过御史中丞后。
他们便一直将苏良当作御史中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