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定乱,四海重平(1 / 2)

夕阳下,哀嚎声传遍四野,混合着乌鸦嘶哑的鸣叫,更显出几分的凄凉。

战斗结束了。

前后夹击,自己又士气低落没有战意,鞑靼军溃得很快。除了侧翼的部分鞑靼士兵趁着兵荒马乱,根本不做抵抗,趁着明军还在与剩下的鞑靼军交战就直接策马狂奔,最后得以成功逃出之外,其余的士兵基本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共得首级一万四千余级,俘虏两万两千余人,马匹也有数万匹之多。

库克汗手下许多的高级官员,也被俘获,或阵斩。

两万余名的汉地百姓被解救了出来。当他们得知自己得救的时候,都是潸然泪下,痛哭流涕。

看着那些被鞭打得伤痕累累的大明百姓,明军将士们不由地更添几分怒火,转手便用相同的待遇对待着被俘的鞑靼军,这些曾经的施暴者,此时跪伏在地上,哀求明军的宽恕。

更有许多士兵当场认亲,抱头痛哭。

而在此役之中,明军也并非毫无伤亡。

别的不说,光是之前鞑靼军对关隘的猛攻,就令他们损失不小。鞑靼在那里折损了五千余人,但是明军同样阵亡三千之多。

后来的混战之中,也不乏有鞑靼士兵拼死血战的,也造成了许多的伤亡,明军的总伤亡,达到了上万。

毕竟对面是骁勇的鞑靼铁骑,能打出这样的战损比,已经是地利与人和的极致。

……

北境乱平似乎是一个信号,伴随着北疆战事的结束,大明各地的战事,也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叛军被纷纷平定。

本来他们的战斗力就并不强,面对几位骁将,又则能是对手?刘綎刘大刀自不必说,熊廷弼更是原时空连努尔哈赤都要头疼的狠人,杨镐与两人相比虽然拉胯了许多,但是多少也是从军数十载,至少也是知兵的,比那些半吊子的叛军首领强上太多。

再加上装备后勤之类的,差距就更大了。

民心已经不在了,武力却又跟不上,结局便注定了。

武兴元年五月,在严时昭大败瓦剌军之后不久,熊廷弼率先平定江浙之乱。

六月初,李如柏平河南之乱。

七月,刘綎平湖广之乱。

烽烟四起的大明,在朱常洵即位不过一年之内,便又归于安定。

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严晨昊策略的精准性,万历时期不是没有派人平乱,但是因为根源没有被去除,所以根本没办法彻底扫除义军,反而越打越多。

万历,其实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他本性也是好财,实在是舍不得那天大的利益,两头都不肯舍弃,才导致大明境内数省之地遍地起义。要是再这么搞几年,搞不好大明会比原时空还更早崩溃。

好在武兴皇帝,还是听他的老师的话的。

既然根源扫除了,那无根之萍,无源之水,终有尽时。

大明朝复归安定,明军的震慑力则是更强了。

四处战场,同时开战,四处大获全胜,这不就体现出了大明的实力吗?

要知道前些时候战火纷飞的时候,民间的舆论,尤其是那几个有叛乱的省,以及周围的省府,流传的都是一些大厦将倾的言论啊!没想到转瞬之间,已是风平浪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