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感言:最好的管理是“经营”人心(1 / 2)

在这一个章节中,小说作品刻意描写的是主人公郑少卿对班子及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他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把大家的心凝聚到一起。

在大家看来,郑少卿选择教育干部的两个“课堂”——监狱、殓葬场,乍一听上去的确有些另类,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郑少卿完全可以不这样做。

他这样处心积虑地独辟蹊径去思考问题,从管理上爆出一个冷门,就是要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告诉他的班子成员和他的干部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得要时刻绷紧学习这根弦,绷紧思想这根弦,绷紧法律这根弦,并时刻不忘加强对自身的思想教育和改造,永远做到不想腐、不能腐、也不敢腐,永葆(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胡子航和段澜涛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此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和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

对于过去的一些当事人所犯过的错误,只能汲取深刻的历史教训,而不能再人为地去创造新的教训。

任何一个企业,管理工作中都会存在漏洞,问题在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后不能坐视不管、置若罔闻,一旦发现问题,就得要彻底堵漏。

有一种懒散叫不作为。

有一种不作为叫思想麻痹。

有一种思想麻痹叫渎职。

同样,工作中的不敢作为、不敢担当甚至渎职,说得严重一点,其实跟犯罪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郑少卿是一个担当的人,也是一个极具事业心的人。

他深知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如果没有严格、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没有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以下率上,必然成为一盘散沙,这是被事实和实践所验证了的道理。

一家破产倒闭的化工厂,倒下去的原因,就是领导层的集体腐败,管理上的极度混乱造成的。这也是小说作品中凸出的一个例子、一根线条而已,用来佐证管理的重要性。

员工们看不到企业发展的任何希望,生活的重负迫使他们个别人或少数人走向了偷窃的、犯罪的道路,尽管这也不是一个贫穷的理由,更不值得去同情。犯罪毕竟是犯罪,无论以什么样的手段,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小说作品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必须要对一种现象进行必要的分析,设置一种“矛盾点”,以此展开故事并推进情节,烘托出作品主线人物的思想特点、性格特点以及处置危机问题的能力。这样,才会避免空洞的说教甚至人物之间的“对白”。

写小说,最忌讳的就是缺乏思想的智慧和深度。

企业,作为一个“小社会”,最基层的员工并不奢望什么荣华富贵。其实,他们追求的只是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一个饭碗,一个归宿,一个让希望和梦想栖息的地方。

仅此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