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佶和向太后等人来到寝宫时,太医正在给赵煦诊治。
“官家病情如何?”向太后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问道。
太医忙回答道:“太后娘娘宽心,官家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吃上几副药便能痊愈。”
风寒?向太后眉头紧蹙,看向太医的眼神满是不信任,风寒能让人昏迷不醒?
大宋皇帝长寿的不多,到宋哲宗为止一共七位皇帝,活过五十岁的仅有四位,赵煦的爹和爷爷更是连四十岁都没有活到。
不能怪向太后紧张,她好不容易熬到太后的位置,若哲宗出现意外,她的未来将充满不确定性。
一炷香后,左丞相章惇、枢密使曾布、尚书左丞蔡卞三人联袂而来,见礼之后急忙询问情况。
得知宋哲宗身无大碍后才放下心来。
这几位都是坚定的改革派,只有在赵煦手下才能大展宏图,若是皇帝出现意外,而继任者重归保守,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端王殿下,您怎么在这儿?”章惇见到赵佶眉头微蹙,尽管这个世界的他俩关系还算融洽,但皇帝重病,亲王在侧,怎么都说不过去。
未等赵佶开口,向太后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三位忠臣。
尚书左丞蔡卞眼睛微亮,说道:“既然这两位乃当世神医,不如也让他们帮官家看看?”
章惇和曾布对视一眼,拿不定主意。
按理来说这等乡野郎中根本没有给皇帝看病的资格,但他们太担心赵煦安危,反而跃跃欲试。
最终的决定权在向太后手里,出于对赵佶的信任,她决定试试看。
司空玄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医术不如薛慕华,这个时候主动将立功的机会交给对方。
薛慕华略显紧张,他之前都是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武林人士看病,如今面对的却是九五至尊,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在赵佶的示意下,薛慕华调整好心态,谨慎的走到赵煦床边。
几名御医蹙着眉头,看向薛慕华的眼神充满鄙视和不屑,以及威胁。
薛慕华没理会这些人的目光,将全部心神放在赵煦身上。
赵佶心里五味杂陈,赵煦如果出问题对现在的大宋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频繁的皇位更迭会让大宋暂时陷入混乱,而如果他当上皇帝,可没那么多时间处理政务。
如果能晚几年,等他从修仙界站稳脚跟,情况会好很多。
大概过了盏茶功夫,薛慕华才帮赵煦探查完身体。
“薛神医,如何?”向太后急忙问道,显然比其他人更在意赵煦的状态。
薛慕华看向赵佶,见他点头示意,才放心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判断:“不是简单的风寒。”
“胡闹!”
“瞎说!”
“江湖郎中,信口雌黄!”
几位御医听到薛慕华的话后瞬间炸锅,一个个开始指责起来。薛慕华不仅是在职责他们医术不精,更是关乎身家性命,岂能不急?
“都闭嘴!”向太后怒斥道,“薛神医,你说,官家到底什么情况?”
薛慕华躬身行礼,对向太后和几位重臣说道:“官家的心脉可能存在问题。据草民诊断,这应该是自小就有的身体缺陷。心脉有损者,时常心悸、气喘、无力、精神虚弱,发病时会产生昏厥,严重时会危及性命。”
向太后等人一听薛慕华此言便相信了几分,他们和赵煦相处的时间最长,他身上的确有这些症状。
赵佶脑海中出现一个名词:先天性心脏病。
在大宋,不可能有人会做心脏手术,此病几乎无解。
“除非找到修仙高手帮皇兄重塑经脉。”赵佶自己肯定做不到这一点,不知筑基期丹医强者能否有办法。
向太后问薛慕华道:“可有办法救治?”
薛慕华摇头道:“无法根治,但却有办法缓解。官家以后不宜操劳,不宜喜怒,草民再开些蕴养心脉的药物帮助调养身体。”
众人听到薛慕华此言并没有一丝欣喜。
身为皇帝,赵煦怎么可能做到不操劳、无喜怒?何况他还是一位发誓励精图治将大宋带向鼎盛的帝王,更不可能。
直到第二天早上赵煦才悠悠转醒,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昏迷,并没有惊讶。
向太后、章惇,包括赵煦的妃子们都好言相劝,希望赵煦注意身体,以大宋社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