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洪武步枪从来就不是什么这世上最大的杀器(1 / 2)

元至正十五年,胡惟庸在和州归附朱元璋。

而就在第二年,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杨宪投奔朱元璋成为了幕府一名小小文书。

就是这么凑巧。

两个前后脚进入朱元璋幕府的年轻人,之后也分别成了朱元璋最为倚重的两名文臣谋士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学生。

两名优秀的年轻人凭借自身的才能很快便是在朱元璋当时人才济济的帅府里站稳脚跟,并且崭露头角,由此也足以可见二人的才能。

从那以后,在很多人眼中,隐隐觉得胡惟庸和杨宪注定将是一生的夙敌。

之后因为朱元璋的安排,二人分道扬镳。

胡惟庸受命担任宁国县主簿,不久进升知县,吉安府通判,湖广按察佥事。一路晋升速度奇快,走的也是实打实的文官路子,积累了大量的从政经验。

而杨宪则是进入了检校,也就是现在锦衣卫的前身,开始从事谍报工作。

原本自从元帅府一别后,二人该是再无纠葛才是。

可这世上,有些人就是这么奇妙。

无论世界有多大,他们必然会相遇。

人们往往将这样的对象称之为宿敌。

大明王朝建立。

淮西党和浙东党分庭抗礼,身为两党的领军人物李善长和刘伯温召回了自己的学生。

朝堂之上,二人再次相见。

一如回到了当日帅府的时光。

之后胡惟庸和杨宪这两个名字,便经常被满朝文武提起,拿来相提并论,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杨宪的资格还显得稍微欠缺了些,毕竟比起胡惟庸来说政治资历还浅薄了一些,但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在心里把他们两个人当做了传说中的一生之敌。

正如他们的老师,李善长和刘伯温。

等到李善长和刘伯温退了之后,入主中枢之人,必定将在胡惟庸和杨宪二人之中诞生,这是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共识。

这个认知一直到杨宪立下不世奇功,成为大明第一神候后,才渐渐淡去。

因为杨宪实在是太过耀眼,胡惟庸在他身边显得是那样黯淡无光。

所谓的一生之敌,前提是建立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

可后来,杨宪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胡惟庸内心深处也会有这样的念头,即便他如今已经贵为大明宰相,这次他造反,未必就没有这一因素在。

或许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赢杨宪。

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而已。

可如果杨宪知道此刻胡惟庸内心想法的话,怕是会哭笑不得。

身为穿越众,在他看来一生之敌是一种过于热血甚至显得有些狗血的说法,往往只存在于小说动漫影视作品之中。

他所看到的大明与胡惟庸所看到的大明,完全就不是同一个画面。

站在最高峰顶的杨宪,根本就不会回头去看还在半山腰的胡惟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