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选错了对手(4k)(2 / 2)

而且让人找不出毛病来。

首先这次湖广两地的天灾与他们无关,土豆发芽一事,也不是他们造成的,即便他们在其中有扮演一定推波助澜的工作,可他们经验老道,做的滴水不漏,很难找出幕后黑手。

至于卖粮一事。

如果这些江南财阀是借着这个机会,囤货居奇,靠天灾发财的话,那么老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提刀把他们给嘎了。

可偏偏这些家伙一个个聪明的很,像泥鳅一样滑不溜秋,他们没有做这种蠢事,而是一个个十分无赖直接装起了穷。

朝廷这边总不能因为对方穷得实在是没粮赈灾,而对他们动手吧。

另一边那些被打压的腐儒们,一个个心里可也是憋着一口气呢,他们只是被踩进了泥里,又没有断气。

即便是朝廷上,也是有人愿意为他们发声的。

宋濂就是其中代表。

因此对于老朱来说,只能是先将眼前这档子事给应付过去了再说。

当然了,如果让斯文疯批朱棡知道这些江南财阀在扯他的后腿,怕是根本不会管这些,而是会直接提刀过来,直接将他们给砍死。

阻拦在他分封大业前面的拦路石,朱棡可不会管他们是高丽俘虏,还是江南财阀。

杀了就完事了。

太和殿内,杨宪仔细思忖片刻,摇头说道:“陛下无须担心,臣有办法。”

“哦!”

一听到有办法解决,朱元璋立时高兴了,连声问道:“杨宪快说来听听。”

杨宪看着朱元璋,缓缓开口说道:“可以将运往辽东方向的后续军粮,全部用来赈灾。”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个方法,不用杨宪说,他自然也知道。

这样一来,水灾是救了,可李文忠、朱棡那边该怎么办?

朱元璋眉头紧蹙,直接开口问道:“保儿和老三那边,刚拿下铁岭,渡过鸭绿江,深入敌国腹地,说不定正是战事吃紧的时候。万一战事焦灼,而没了后续的粮草供给,岂不是会直接影响军心?”

在朱元璋看来,杨宪的军事才能可是和大明军神徐达齐名,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才会有这么一问。

“当然不是直接断了曹国公他们的军粮。”

杨宪看着朱元璋他们,微微一笑,并未急着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而是反过来问了朱元璋他们几个问题。

杨宪所问的内容包括,曹国公他们这次讨伐高丽出征的士兵人数,大军随军带了多少军粮,后续是否已经有粮草补给,如果有补了多少。还有一共给他们准备多少储备军粮。

大军筹备粮草的事情,就是经朱标之手办的。

对此他对答如流。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大型战事,起码是按一年以上的时间囤积军粮。

为了让朱元璋、朱标他们更加容易了解他接下来所说的话,杨宪向一旁的内侍官要了一张白纸,然后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铅笔。

开始给朱元璋他们,当场解起了一道数学运算题。

杨宪将讨伐高丽国大军每日消耗军粮,湖广两地每日所需的粮米,军粮运送一次最大多少量以及所需要的时间,朝廷这边准备的总的军粮数字,外加上这些日子朝廷筹运能力,统一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来。

然后经过一番加减乘除,得出一个结果。

而这个结果,就是朝廷这边动用多少军粮救灾,对于讨伐高丽国的前线大军没有丝毫影响。

因为腾挪的军粮,会在不影响前线大军的时间内,被补上。

整个运算过程,每一步,杨宪都写得非常清楚,比后世那些教材书答案解析还要来得清楚得多,以杨宪如今的反应能力,基本上得到这些数据的当下,脑海里就能够算出结果。

对于杨宪的新学,朱标这些年早就有所涉猎,因此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是看明白了。

他脸上立马露出无比震惊的神情。

在朱标的解释下,一旁的老朱慢了半拍,也露出了同样的神情。

原本在他们眼中无解的问题,杨宪竟然利用囤积粮草和运输能力以及朝廷筹措新的粮草能力,硬生生将一条绝路给开辟出一个时间空档来。

有了这个空档,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全国各地,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总还能够筹措出一些粮食出来。

只是现在,无论是湖广两地的灾民,抑或是东征高丽国的大军,对于粮草的需求都十分急迫。

这才是老朱头疼的原因。

而现在眼线告诉他们,这其中的时间段上,完全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斡旋。

只需要借助这个时间空隙。

就能轻轻松松解决这个难题。

杨宪接着开口说道:“至于后续筹措补充军粮的问题,明记开在漠北的食品加工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朱标眼睛一亮,抬手打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开口道:“我竟然把这个给忘了,是啊,杨卿和老四一起开的食品加工厂所生产的牛羊肉罐头,完全可以充当军粮。”

有了这个补充,那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牛羊肉罐头本就是最好的军粮选择之一,储存方便、保质期长、运输容易,我建议以后朝廷可以大量采购,将其作为军粮储备粮。”杨宪开口道。

后世网络上各国的军用食品开箱视频中,各类肉罐头几乎少不了。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肉罐头送往湖广两地灾区。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经过土豆中毒事件之后,这些灾民对于这些新奇事物会本能性排除,眼下没有比大米粥最合适的了。

经过这件事后,杨宪也才意识到,是时候开发更多适合充当军粮的食品,将军粮升级换代了。

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更多的军用粮米,能够拿来用在民生实事上头。

没办法,谁让杂交水稻是一锤子买卖。

而另一边,朱元璋则是通过这件事充分意识到算学竟然还可以这么有用!

他开口笑道:“杨宪,你之前提过要在京城建立皇家书院,为之后朝廷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做好储备工作,其中包括你方才用的这个算学吗?”

杨宪开口笑道:“自然,不过臣将其称为数学,如今扬州大学就有专门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

这其中,沈成的姐姐沈霞就是其中佼佼者,别看她年纪小,可这些年在数学上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别说扬州小学了,就连扬州大学所有学生,如今水平都很难找出比她高的。

朱元璋连连点头,开口道:“有关皇家书院的事情,你和标儿两个人就再辛苦一下,早些落实。”

朱元璋心里则是已经想着,派人去扬州,调查一下杨宪方才所讲的那几个学习数学专业的学子,如果背景没有问题,那么就将其招到身边,做秘书郎。

同一时刻,朱标心中也是这么想的,他的东宫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毕竟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