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权责统一(4k)(1 / 2)

这也不怪徐妙云她们会如此震惊。

要知道杨宪所讲的东西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眼下杨宪替大明所有女子争取到光明正大外出工作的权利,以及再嫁的权利,在徐妙云她们眼中已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可这毕竟是有例可寻的,毕竟在程朱理学盛行之前的,这些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程度多寡而已。

要知道在宋朝女性甚至可以休夫。

可杨宪后面所说的,徐妙云她们就连想都不敢想。

女子上沙场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女子科举入仕,入朝为官?

徐妙云从小博览群书,是誉满京城的女诸生,可那又如何?

为什么是女诸生,而不是女状元?

她何尝不想参加一次科举,看一看自己究竟在天下人中究竟算何等水平。可奈何自己是女儿身,即便如今贵为郡主之尊,也无可奈何。

可如今杨宪竟然告诉她,有一天能够做到。

女子在一个社会,是否获得平等的对待,要看以下四个方面。

女子应当属于劳工者,即女子拥有任何职业选择的自由,与同类工作的同等报酬。这点在杨宪的推动下,已经完成。

女子应当属于教育者,也就是享受与男子同等教育的机会。这点正是杨宪接下来准备去做的。

女子应当属于法律者,民法上,妻在法律前应予以法律的人格的完全地位并民法上的完全权能。刑法上,所有歧视妇女的一切条规完全废止。公法上,妇女拥有参政权。这点任重而道远,不过终有一天能够做到。

女子应当属于社会的生活者,就是让整个社会承认妇女之家庭、社会的工作的高尚价值与把妇女排除于各种男子活动的范围以外生活的缺陷、粗粝、偏颇与单调。

徐妙云、徐妙锦她们看着杨宪那张严肃的脸庞,知道他并不是在说笑。

而是非常认真地在回答徐妙锦方才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们才会越发震撼。

杨宪看着徐妙锦,开口道:“我知道妙锦想要的,其实是公平。”

“这次改革最为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因此杨宪这才选择以妇女解放作为切入点。

如果男女平等问题都无法解决,又如何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而且这对于杨宪来说,也同样是赚取大把功绩点的机会。

女人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同样适用在给杨宪提供功绩点这一点上。

杨宪开口道:“这个公平需要你们自己去争取。”

“女子如何能够真正跟男人拥有一样的待遇?”

“只有等到男人能做的事情,你们女子也能做且也在做的时候,才真正没有人敢轻视你们。”

“女人能顶半边天,也就你们能够撑起一半的天下时,那么这个天下也有一半理应是你们女子的。”

“权,责,是统一的!”

杨宪一脸严肃开口道。

杨宪很快便是将发散的思维收回,然后看着徐妙云,开口道:“女性的权利,要一步步争取。要实现这些,首先就是要让女性积蓄力量。”

“而知识就是这世上最为强大的力量,因此举办女子高校,势在必行!”

“我想聘请妙云,你为大明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

说着,杨宪正式向徐妙云抛出了橄榄枝。

徐妙云看着杨宪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知道这句话本身背后所蕴含的重量。

对于红楼的铁粉,徐妙云深刻明白这个时代女性的痛苦,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越发期待杨宪给她们描绘的未来。

徐妙云先是郑重向杨宪行了一个礼,然后回道:“我一定会亲眼见证,先生您说的那一天到来。”

女子大学所需要的筹备工作有很多,硬件条件是这里头最容易解决的。

以如今明记房产部施工团队的能力,建造一所现代化大学并不难,他们之前也有建造扬州大学的经验。

让杨宪感到最为头疼的反而是师资问题。

目前只能从扬州大学,以及扬州大学毕业的学生里面挑选了。

杨宪心里想着,过些时日得在扬州建一所师范类的院校,专门用来培养老师。

毕竟接下来除开女子外,杨宪准备推行整个大明的普化教育。

最起码,要让所有百姓的识字、认字,会最起码三位数价钱乘除的算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师资人材培养也必须提上议程了,前些日子朱标也曾经和杨宪商讨过,因为新式科举的缘故,是否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建立皇家书院性质的地方,为后续朝廷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储备做培养。扬州几所学校,这几年出来的人才,大多都流向了明记本身,当官的反而不多。

果然无论哪个朝代,人才都是最缺的。

而且既然要搞全民教育,那么就不再是局限在扬州一府那样小打小闹了。

必须要形成成体系、成系统的教育。

如今扬州小学,教孩子识字用的还是传统的“三百千”。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古代这三本书是最基础的识字书,也是私塾学堂用来孩子蒙学的教材,在学习认字的过程中,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悠久历史文化精粹。

这一点,杨宪并不打算摒弃。

可这同样有着坏处。

大明如今的孩子们学认字,可没有后世的拼音。一开始蒙学,直接就是三百千。

才三周岁,不到四岁的孩子们懂什么?因为要记字,一个个脑袋思维都僵化了。

因此杨宪准备要给“三百千”给弄出拼音来,系统性的整理出识字认字的教育方法。

在没有汉语拼音之前,学认字不靠音,只靠字义。不把意思记住,这个字就等于认识了也没用,除非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这也是古代蒙学更加艰难,教育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

其他的课程倒是可以参照如今扬州几所学校先进的经验,这些年扬州几所学校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