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了表现自己的专业性。
他亲自走到这三筐稻谷前,用他刚才讲的方法进行试验,就这么一插、一捏、一闻,朱元璋脸上扬起灿烂的笑容,拍了拍手,开口笑道。
“我眼前这款稻谷重约百斤,颗粒饱满,稻香浓郁,产地是扬州!”
说着,朱元璋又走到另一筐稻谷前,依样画葫芦,然后开口道:“这款稻谷是陈谷,闻上去,霉味扑鼻。百姓之家,绝舍不得把自个的粮食给搁坏了。所以啊,像这种稻谷它大多来自太仓。”
朱元璋拍了拍手,走到最后一筐稻谷前,伸手抓起一把稻谷,开口解说道:“这筐谷子啊,是从军仓抬来的。这一筐谷子里掺有大半的糟糠壳子。”
朱元璋面色一沉,将手中的稻谷,给扔了回去,冷哼道:“重不到九十斤。”
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胡惟庸立马变了脸色,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不过他隐藏的很好,震惊之色转瞬即逝。
他本以为,这三筐稻谷是朱元璋随意弄来,让士子们辨认的,可没想到这些稻谷却来自这些地方。
抛去扬州不论。
太仓是大明的粮仓。
而军仓是发给军士们粮饷的粮仓。
这两个无论是哪个都是重中之重,可偏偏,来自这两个粮仓的稻谷都非常差。
大殿下很多官员,当他们听到其中两筐稻谷分别来自太仓和军仓后,终于看出了其中门道。
他们眼神闪烁不定。
恐怕有些人要遭殃了。
朱元璋接着开口道:“咱今天让你们辨认眼前这三筐稻谷,不仅仅是要告诉你们,要重视农业。更是要告诉你们一些做人为官的道理。”
“这优、中、劣,三种不同的稻谷,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官场,三颗不同的人心啊!”
朱元璋话虽然是对着那三十六名学子说的,可眼睛却是直勾勾地看着殿下一众大臣。
“你们要是看懂了稻谷,就可以看懂民生民情,接下来就可以看透官场和人心。这些都看清楚了,往后你们理政办案,就可以查真伪、辨虚实,不欺民,也不被刁民所欺。这些本事,不是在书房里读书能够读得到的,但是它们却是为官的基本功啊。”
“陛下圣明!”李善长赶紧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接着是其他大臣,最后连带着那三十六名贡士也跟着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朱元璋的话,却才刚刚开始。
他看着众大臣,开口道:“先别急着圣明,这三筐稻谷后面,还藏着三个人呢。”
“这第一筐谷子后面,必定是正臣。他是谁啊,就是咱大明神侯,扬州知府,杨宪。从破败凋零,到如今繁华的扬州,杨宪仅仅用了一年不到时间,去年三晋之地大灾,也是他与太子一同救下了数十万流离失所的灾民,可以说是咱大明的大功臣。也是咱大明群臣的榜样!”
“咱接着往下说,这第二筐稻谷后面,则藏了一位庸臣。为何这么说啊,因为太仓的官员们管理不善,让朝廷的存粮都发霉了。去年三晋之地大旱,对于那些百姓来说,能吃上一口饭都是奢望。而这些庸臣,竟然舍得让这些大好的稻谷发霉,简直不可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