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周文兵败的阴霾(1 / 2)

赵班矛头直指李斯,百官的目光唰得一下都看向廷尉李由。

可李由似乎根本没注意到朝堂上的情况,镇定自若的坐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咸阳令吴公与李斯是师生关系,观点相近,此时出来反驳:“昔年罢分封之时太师曾言,周文王与武王代商后分封子弟和同姓宗族,彼时皆为同气连枝伐纣王,相互亲善,且天子可予掌控,但数代后子孙就不那么亲善而疏远,再为各诸侯国利益相争,就互攻如仇。先始皇帝也是看到了这点才统一天下为郡县。今陛下欲封王,公子将闾昆仲乃至公子高为亲兄弟,自会兄友弟恭,并尊陛下,公子婴既为旁支,更会全心尊奉陛下。可几位公子的子孙之间虽有亲族关系,却非亲兄弟,关系自然越走越远,国之间的关系难保不会步周天子覆辙,陛下不可仅考虑此一代王国对朝堂的尊奉。”

赢腾作为赢姓宗族的宗正,自然是赞同宗族封王的:“咸阳令所言差矣,赢姓自襄公起,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鲜见宗族内乱之景。诸公子均一心为国,为大秦之兴旺。所以,怎能仅以推测就认定封王之后,子孙必将互攻而乱国?”

冯去疾不算一个名臣,但却是一个谨言慎行、专心政事的干臣,对流传下来的律法、制度都亦步亦趋的严格遵从。他以忧虑的语调说:“陛下,分封是否会必定于后世内乱,臣不知。臣所虑者,乃陛下改动先始皇帝的既定制法,臣以为不妥。先始皇帝雄才大略,有六王毕、四海一之大作为,目光自是长远。臣非是要言陛下作为不如先皇帝,陛下富有春秋,日后作为难以限量。然当下陛下欲分封,想必与先丞相王绾的想法类同,以王国镇抚远离关中之燕、齐、楚等地。臣冒昧,其地既远,所封王国若乱,关中出兵亦远。臣认为陛下今日所封之王会感谢陛下并会兢兢业业以酬陛下之信赖,但陛下确应虑及久远,以延大秦万世不替。”

“陛下,臣有奏。”

冯去疾讲完后,殿内安静了片刻。丞相乃是百官之首,他发话了,谁再反对都要掂量掂量。就在这安静之中,博士座席区突然一个声音传出,惹得百官都注目而视。

只见一个博士悠悠站起,走到了通向丹陛的通道上,向皇帝施礼:“臣,博士叔孙通,奏请陛下复王爵。”

胡亥在其他大臣争论时,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气恼,喜怒皆挂在脸上,只有冯去疾上奏时才稍稍显得面色平静一些。这下又冒出个博士启奏,另一个博士赵班就是上奏分封的,所以胡亥脸上马上就带出了期待:“哦,博士没有听到刚才丞相及御使大夫还有咸阳令之语否?尔既赞同封王,又有何理由?”

“陛下,丞相和御使大夫之理由,还有咸阳令……”他向这几人的方向微微拱了拱手:“臣都听到了,臣的理由有三。”

“三个理由?说来听听。”胡亥愈发来了精神。

“嗨。理由之一,当今山东反秦者,俱大多称王,如张楚王陈胜,赵王武臣,燕王韩广,代王李左车,齐王田儋等。这些反王有出身故六国遗族者,如齐王田儋出自故齐王族田氏,有出身世家者,如代王李左车,这倒也罢了。可张楚王陈胜不过一闾左之徒,赵王武臣不过一豪客,燕王韩广不过一小吏,此等人皆可称王,那么真正的皇帝宗室,为什么反而不可称王?”

“对对!”胡亥鸡啄米一般的连连点头,“我赢姓皇族反不如那些闾左、豪客乎?”

叔孙通看着小皇帝一副捞到救命稻草般的浅薄表现,再结合与皇帝单独奏对时的那个沉稳的胡亥,心下暗乐,陛下还真是善于做戏啊。

“理由之二,也是从上一个理由引申出来的。就是在百姓看来,谁为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给自身的生活带来安定,换言之,只要于百姓有利,封国还是郡县,百姓皆可接纳。这同样也就间接证实了博士班的说法,封国对就近采用更适宜本地的律法对百姓进行治理是更适宜之法。”

“陛下,臣有疑议。”李由这时候插话了,同时向皇帝拱了拱手,见皇帝微微颌首,就面向叔孙通问道:“陛下早已诏廷尉府,对大秦现行律法重修,凡涉及地方不可一概而论者,赋予地方自修相应律条之权力。博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封国还具有什么优势吗?”

“廷尉,”叔孙通微微向李由拱手,同时也望了一眼胡亥:“郡守由陛下委任,由朝堂统管,为了维护朝堂权威,先始皇帝所委郡守多为秦人。由关中派任官吏对地方的情况不如本地官吏,封国则可避免这种情况。国王可直接在国中选拔本地英才,在不违反大秦天下同遵的律法情况下,可采用更适合本地的实行方式。”

“另外,委任郡守于仕途必望升迁,或下郡郡守企望调任上郡郡守,这皆人之常情。王爵封国,至少在未出现重大弊政的情况下是基本不变的,所以国王安守本国,可保持政令延续。”

“当然了,”他向胡亥一拱手:“臣也知廷尉之言有理,封国的优势并不比陛下修律后郡县有一定制律权多太多,所以臣这理由之二只是对封王爵的部分理由。”

李由微微一笑,不说话了。

胡亥见叔孙通没有彻底驳倒李由,也露出少许失望之色:“博士的理由之三呢?”

“陛下,天下虽有反王,但陛下若要天下速定,这些反王也要予以甄别和游说。若某个反王观大秦势大,愿归顺陛下,称臣纳赋,从瓦解反秦力量的角度上,陛下应以宽阔胸怀许之,还可以以其兵为我所用,配合秦师对其周边反叛者予以剿灭。对于一些作反而未称王者,若其可起作用巨大,也可以王爵诱之。然而这些异姓王陛下势必不能予以完全的信赖,所以就可以宗室亲王之国将异姓王国隔离、监视,即使其再反,也不会造成扩大之害,可调从容秦师彻底灭之。当然,此法是否可行之,还要陛下圣断。所以,臣请复王爵,但臣亦请先不封国,以待天下局势明晰。”

胡亥心想,这家伙真是体察圣心啊,知道我已经弄出了一个李左车和一个彭越,这时候就预埋伏笔为我开脱了,这种人必须好好使用。

他一拍御案:“先复王爵,不定封国,善,就如卿言。上卿拟诏,诏封:婴为辅王,将闾为忠王、节为嘉王、骖为英王、高为顺王。”

“陛下!”顿弱显然还要反对,又叫了起来。

“御史大夫,朕且问你,武王伐纣而立周,周经八百年,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前三百年,分封诸侯可有乱局?封王之害先皇父既知,朕岂可不知?大夫放心,朕既知,则必有策对。难道御史大夫以为朕昏聩?”

这话就重了,就算御案后的皇帝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昏君,顿弱也不能再争下去,何况此话一出,顿弱立即就想到这个皇帝实际上并不昏呢?

见顿弱不说话了,胡亥继续说:“此事勿用再议,朕意已决。博士赵班奏启分封,赐金五十镒。博士叔孙通除奏复王爵外,又提出了相应可使山东乱速平之议,前亦为朕奔走山东,特赐提爵五等大夫爵,赐金五十镒、帛五十,任太中大夫,参加公卿朝议,参议朝政。”

冯劫看着他的老爹,冯去疾微微的点点头,又摇摇头。作为公卿,他们都是知道皇帝真实情况的人,皇帝赐金赵班只是对其恰好逢迎了上意的奖赏,而对叔孙通不但赐金赐帛、提爵,还赐官参与朝政,联想到皇帝说其“奔走山东”,显然这个博士还为皇帝做了一些其他事情。

_

在咸阳宫中君臣为王爵之事扯淡的同时,想当楚王的景驹和想当开国元勋的秦嘉在彭城会合了。

景驹在留县附近一共募集到了近七千人,让宁君带两千人守留县,自己带着五千人来会秦嘉。秦嘉下东海后,兵力过万,加上景驹带来的人一共达到一万五千之众,尤其景驹表示自己不知兵,所以这些人,包括留县的两千人,统归秦嘉指挥,让秦嘉甚为欢喜。一方面现在这万五兵力攻取彭城已经足够,另一方面则是景驹给足了他面子,也表现出了完全信任的意向,这使谈好的联姻到现在景驹没有把人送到而在两人间造成的小小阴影立即被驱散了。不联姻也达到了被充分重视的程度,秦嘉相信尊奉景驹为王之后,也不会出现其他意外,自己当个大将军铁定没有什么问题了。

_

与咸阳宫胡亥的意愿达成、将闾三兄弟封王的兴奋,以及彭城秦嘉和景驹的心心相映所不同,陈郡张楚王的王宫内则是另一番景象,我们的反秦急先锋陈胜王,正一脑门官司的坐在王座上发呆……他刚刚得到了周文大败的消息。

数月来,陈胜这个王做得风光无限。以陈郡为中心,向西北,周文聚起二十余万大军,直击暴秦的核心之地关中咸阳。向东北,周市所领打着张楚军旗号的数万大军风卷残云的一直攻到了齐郡。向西南,宋留的军队已经募集到两万之众,围住了南阳郡治宛城,一旦攻下必可汇集更多投军之士兵锋直指武关。

还有更多的人愿意以张楚的名义为自己攻伐天下,例如前数日就有广陵人召平,不需自己出一兵一卒,只要自己的一个将军印,就愿意自募军兵,“为大王取广陵”。

自己的王都周围,还有忠心耿耿的伍逢、张贺等人卫护着自己王都的安全……还有自己的好兄弟胡武、朱防为自己约束军纪,认认真真的履行让各路军兵缴纳贡物的责任,收敛的大量钱财使自己的王宫装点得气派豪华,完全具有王的富贵气象。

可惜,一盆凉水兜头而下。

周文大败的消息本身就让陈胜烦恼中夹杂着惊恐,秦人并不像之前自己势如破竹而得陈郡时那么衰弱嘛……随之,其他被暂时遗忘的烦恼也都在此时沉渣泛起,使陈胜更加烦躁不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