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出兵倭国(求追订月票)(1 / 2)

自从弘光元年起兵入关之后,李献忠已经有将近4年的时间没有回到辽东了。

华夏立国之后,辽东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尽管这里不是华夏帝国的首都,也没有南直隶那么富裕。

不过这里可是华夏的“龙兴之地”。

如今也是华夏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夏帝国9成以上的火炮、火铳以及半数以上的战舰全部产自这里。

水泥以及钢铁的产量也占据了华夏的七成以上。

更是有着华夏帝国最大的兵工厂、造船厂同工业基地。

李献忠原本在开原的辽东郡王府,已经被改建成了行宫。

开原城如今已经是辽东的三大商业中心之一。

尽管辽东的首府依旧是辽阳。

不过北部的开原同南部的旅顺分别是边塞贸易同海外贸易的新兴城市,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李献忠并没有选择在开原的行宫接见蒙古同女真部的首领。

而是在开原城外的牧场召见了他们。

毕竟李献忠除了是华夏帝国的皇帝外还是漠南蒙古诸部的“天命可汗”!

李献忠登基之后,漠北蒙古的外喀尔喀三部以及漠西的卫拉特蒙古各部也都相继派遣使者尊奉李献忠为“天命可汗”!

华夏帝国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定西南以及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上,自然是无暇顾及漠北同漠西蒙古各部。

李献忠暂时也只能对他们进行拉拢,并且开放马市,赚取银两。

他们知道科尔沁是李献忠的亲家,自然也停止了对科尔沁部的骚扰!

所以科尔沁蒙古三部日子过的相对平稳,部众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本次李献忠召集科尔沁同叶赫以及建州部自然是为了出征倭国的事情。

科尔沁的贝勒吴克善是李献忠的大舅哥,叶赫部的布扬古是自己老丈人,建州的阿济格则是自己“老情人”阿巴亥之子。

这些人都同李献忠沾亲带故,他索性也就开门见山了。

李献忠说道:“想必诸位已经听说朕下令在釜山打造战船的事了吧?”

“倭国乃是心腹大患,朕已经下定决心伐倭,彻底解决掉这个祸害!”

华夏盛传倭国境内有数不清的银山,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这些首领的耳朵里。

说实话,其实他们挺怀念当初跟随李献忠在草原上到处“打秋风”的日子。

阿济格首先说道:“听闻陛下有意征伐倭国,奴才麾下的皇协军早就枕戈待旦了,就等着陛下的召唤!”

阿济格发声后,蒙古人同叶赫部也纷纷表示:“族中的勇士愿意听从‘天命可汗’的差遣,踏平倭岛!”

对于这个结果李献忠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他们也不是头一回组队打秋风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还是有的!

不过这次的对手属实有些难缠。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倭岛,拥有1500万人口,40万以上的武士集团。

由于华夏采取精兵路线,故而帝国军队的数量有所减少,整个华夏境内的军队只有60万人。

因此北方地区能够动员起来征伐倭国的陆军也只有十万人,即便是加上水师也不会超过十二万人。

故而李献忠准备使用大量的仆从军。

孔有德在朝鲜地区训练了3万新军,不过这些“棒子”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虽然这些人如今现在也是华夏的一员了,但毕竟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

这点时间难以改变他们身上的“劣根性”。

这些朝鲜军如果投入正面作战,铁定是1加1小于1,搞不好直接拖累华夏军。

因此他们只能担任后勤运输任务。

论战斗力,肯定还是女真人同蒙古人强一些。

最终阿济格手下的皇协军出兵2万,叶赫左右部出兵1万5千,科尔沁蒙古出兵1万5千。

这五万女真蒙古联军将作为第一梯队,进攻倭国。

考虑到倭寇的铁炮火力强劲,李献忠决定为这些远征军提供一些火器。

并且让他们到朝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使得他们可以熟练使用火器,熟悉倭寇的战法。

为了对付倭国,李献忠更是几乎动用了整个华夏北地的精锐。

熊廷弼从西北抽出了1万边军精锐,李三顺派出了包括辽东铁骑在内的2万辽东守军。

祖大寿派吴三桂率领1万5千山西精锐奔赴朝鲜。

此外还有跟随李献忠南征北战的2万禁军,以及左良玉派出的1万5千山东羽林营。

还有孔有德手下驻守朝鲜的2万华夏军,组成了十万华夏远征军。

这次征倭之战非同小可,李献忠亲自担任主帅,朝鲜总督孔有德担任副帅。

除了十万华夏远征军同五万女真蒙古联军外,还有3万朝鲜军负责后勤,以及辽东水师2万配合作战。

实际投入的兵力高达二十万,是华夏有史以来出兵最多的一次。

当然了这只是第一批远征军,直隶、河南、湖广以及江南地区的第二批人马也在动员中,一旦战事进入焦灼,第二批的十万人马也将投入战斗。

此外华夏帝国开始动员自己的三十万预备役部队,一些被裁撤下来的老兵以及当地的乡勇团练也都被重新组织起来带领新兵进行训练。

一旦战事吃紧,三十万预备役部队就会被转成正规军投入到倭国的战斗中去。

四川、云贵、两广以及新征服的东南亚地区暂时没有进入战备状态。

不过这些地区为数不多的土司同土著部落也已经在动员的名单之中。

只要华夏需要,这些土司兵以及东南亚各地的土著随时会被动员起来投入倭国的战场。

用李献忠的话说,这次伐倭必须彻底解决两国间的矛盾,不死不休。

只要没有攻下倭国,华夏就会不断地派兵,直到将其彻底征服。

除了兵马,粮饷同军备也是关键。

户部已经准备了1500万银元,以及粮草200万石。

这几乎是掏空了华夏的国库。

为了筹措征倭的军费,李献忠委托辽东银行,发行了华夏历史上第一张国债,征倭国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