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辽东经略副使明显是内阁和万历不想将辽东完全置于李家的掌控之中。
不过好在如今辽东的一把手是阎鸣泰,就目前来说这位阎大哥对自己还是不错的,除了熊廷弼之外他也是大明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阎鸣泰也有坚守清河堡同血战南关的经历,不至于在军事上扯李献忠的后腿。
对于目前这个状态,李献忠还是比较满意地,对辽东的掌控力不小,又不至于引起满朝文武太大的猜忌。
对于李献忠在营口扩建商港,私设海关收税阎鸣泰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并没有点穿。
李献忠以恭贺阎鸣泰升任蓟辽总督为由,将营口海关的税收的三成放到了阎鸣泰的名下。
阎鸣泰是一个情商同智商双高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升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朝廷对李献忠和他身后李家的忌惮。
所以表面上他们二人的交集少了,甚至刻意的出现了一些疏远。
但实际上二人是相互依托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建立了沿辽河南下,从开原到营口的运铜走私路线后,沿途的沈阳和辽阳两地的收入也增加了。
李献忠也从这条走私线的收益中拿出一份分给沈阳的李怀忠以及辽阳的刘綎。
毕竟有钱大家赚,有道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虽然上层从万历到户部以及辽东巡抚衙门都是红透山铜矿的既得利益者。
但若是这些沿途的守将们一点油水没捞着,必然会迁怒于走私的商贩,最终影响到商路的畅通。
可以说如今辽东各路其实已经在逐渐恢复之中了。
萨尔浒大战后,建州的动作不可谓不大。
北攻开原,南战宽甸。
虽然双方的损失都很大,甚至明军还丢掉了宽甸六堡。
但是建州再也没能突破大明的辽东边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辽东的百姓目前不再受到建虏的威胁。
他们对朝廷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中,至少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而偷偷跑到建州那边去给鞑子做奴隶了。
在情报司的宣传和策动下,还时不时有建州那边的包衣逃回大明的边关。
随着开原边关贸易的兴起以及营口海上走私的泛滥,整个辽东的经济开始被激活了。
现在辽东各路中,除了惨遭破坏的清河路,其他的各路的经济其实都被商路带起来了。
李献忠现在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尽管实行了“开中法”后开原对蒙古的贸易的商业税收主要变成了粮食和物资的储存。
不过通过梁三同范永斗的对外贩卖,尤其是在恢复了建州的贸易后,现在李献忠每个月收入就高达三万两。
自己对京城贩卖人参、毛皮、东珠这些目前也可以稳定在每月万两左右。
不过势头最猛的还是来自朝鲜的收入。
黄海盐场产出的粗盐目前几乎垄断了辽东同蒙古的盐路。李献忠在辽东以低价贩卖“黄海盐”,很快就占据了市场,其他商人也很知趣的放弃了向辽东同蒙古贩盐。
而且通过同安东金氏的合作,朝鲜的上层社会对于的精盐需求也被他们给垄断了。
盐业这一块目前每月也有上万两的收入,如果后期能够打开大明的内地市场,或者贩卖到更远外喀尔喀蒙古,那么收入还将大幅度提升。
随着大明的商品大量涌入朝鲜,以及朝鲜的商品通过走私回到大明内地。
仁川同营口港每个月能够给李献忠带来两万多两的税收,而且还在稳步增长中。
这样算下来宁远伯李献忠每个月差不多有七万两的收入。
当然天上人间也是一个暴利项目,不过目前这块收入归属于情报司,用于支持情报司在全国各地的发展。
毕竟随着情报点的铺开,情报司要养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情报地在各地开设的产业也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目前茅元仪是有盈余的。
除了辽东,草原,朝鲜同京师,情报司的情报点已经拓展到了九边各镇以及南京、澳门、苏州、扬州、泉州、广州等地。
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最多三年,基本大明的各地都会有情报司的据点了。
拿下新成立的抚顺路之后,李献忠又增加了五千人马的编制。
朝廷的五百副扎甲到位之后,辽东铁骑终于可以进行扩充了,目前扩充到了三千人。
目前开原、铁岭同抚顺三路的明军总兵力也已经达到了两万六千人。
其中“辽东铁骑”同“突击营”的各三千骑兵作为机动兵力,也是李献忠对外征战的主力。
开原城包括开原三关驻军八千,铁岭卫以及平虏堡相对属于后方驻兵三千。
新设立的抚顺路目前最靠近建州,驻军九千。
赵率教率兵四千守卫抚顺关,满桂则是率领三千人驻守界藩城,其中包括装备精良的两千平虏卫。
这两人虽然不是辽东李家的人,不过是历史上袁崇焕非常倚重的两员得力干将,李献忠如今利用自己的上帝视角率先提拔重用了他们。
虽然现在新兵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凭借着明军的布面甲和火器,守住关口应该没啥大问题。
剩余的两千人则是用来守卫红透山的铜矿,毕竟这里可是整个辽东的“钱袋子”。
其实李献忠在红透山私开的铜矿一样是利润惊人,不过目前产出的铜基本都用来铸炮了,所以没有用来进行贸易。
经过8个多月的发展目前平虏堡已经从当初一个废弃的戍堡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基地了。
虽然平虏堡还是那座周四里的小城,不过现在这座城也仅仅只是作为仓库使用了。
宁远伯李献忠的全部家当现在都在平虏堡,这里储存着50万两白银,以及60万石粮食。
还有大量的食盐,茶叶,水泥以及火药。
范文程这个平虏卫的五品千户所掌握的银两居然比现在户部太仓中的银两还要多。
现在的平虏卫在编的卫所军户总共有4万六千余人。
这还不包括2万名朝鲜劳工。
由于这些免费劳动力的到来,使得平虏卫的劳动力大大增加了,铁矿,煤矿,泥灰岩的开采等重体力活现在主要依靠这些朝鲜劳工。
就连开荒工作也主要依靠他们,这样以一来多的平虏堡军户可以被解放出来从事各种窑口的生产和器械的制作。
李献忠也已经很久没有来到平虏堡了,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献忠指着河边的大型水车说道:“这些水车也是你们搞出来的?”
范文程说道:“这些是在汤若望执事的指导下造出来的,原本我们自己造的水车比这个小的多。”
“根据伯爷的指示,我已经选拔了一批各行业有潜力的年轻人跟在汤执事身边学习了。”
然后他又指着前方的水渠说道:“目前我们已经用水泥修建了引水渠,将凡河之水大量引入蓄水池中。”
其实他十分不解,宁远伯要求他们修建大型的蓄水池,多多益善。
可是他们的田地位于凡河两岸距离水源处并不算太远,难道还能缺水不成。
不过既然是李献忠的吩咐他也只得照办,在远离河道的一些地方修一些蓄水池也是有好处的,灌溉的效率可以提高许多。
李献忠说道:“如今已经快要到12月了,恐怕河水很快就会结冰了,你们还得抓紧蓄水。”
范文程说道:“宁远伯放心,如今平虏堡附近已经有20万亩良田种上了小麦。另有3万多亩荒地已经开发出来了,虽然赶不上今年的冬小麦的播种,但是我们会继续多开发荒地的。”
李献忠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范先生乃是大才,一个正五品的卫所千户委屈你了,有机会本伯一定将伱转成文官。”
原本范文程对于这个还是很在乎的,对他一个秀才来说五品官虽然不低,但是卫所官乃是武官。
大明重文轻武,这样等于是断了他的科举之路。
不过他现在也释然了,同样是武将,李献忠可以做到辽东经略副使和大明的驻朝鲜总督。只要跟对了人,还怕没有自己的前途不成?
在情报司的帮助下他兄长范文寀在鞑子那里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他这个五品卫所千户可是掌管着比户部太仓更多的库银(大明的户部如今穷的叮当响,大部分时候太仓的库银还真没有50万两)。
这份信任才是最难得的!
范文程拱手说道:“范某不过是一届童生,能在宁远伯跟前效力受益匪浅,别说已经有这五品之位,白身那也是范某的荣幸!”
李献忠说道:“那也不能委屈了范先生!现在平虏堡能够自给自足吗?”
范文程满脸自豪地说道:“目前平虏堡除了煤球和水泥外,还有下辖的牧场、瓷窑。”
“牧场产出的羊肉、牛乳制品都已经供应到辽东各大城市;烧制出来的瓷器除了供应辽东,甚至还销售到了朝鲜。”
“此外平虏堡已经开起了铜器作坊,制作铜镜,铜炉这些物品,销路很不错。”
“目前平虏堡每个月可以得银2万余两,除去发放平虏堡一些吏员的饷银,同工匠奖赏外,足以支持采购其他制造兵器的物资,以及一些工坊的扩建。”
“目前账目上还有八千余两白银的盈余。”
“只是现在算上那些朝鲜劳工有6万6千多人,每月口粮消耗高达4万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