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跟普通观众的视角,肯定是不一样的,不然也显示不出他们的专业。
不过他们也就敢吐槽董熹这部电影深度不够,不敢说人没有深度,毕竟这个男人如今是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威尼斯的评审团主席。
这个职位可不是他们能够,瞎几把评论的,如今董熹在国内的声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且不说民间对他的认可。
影评人这个职业,本身不是以找茬为生,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是言辞犀利越容易出头。
所以渐渐的,影评人就以刻薄派占据上风,不过找茬也需要擦亮眼睛,不然一不小心,职业生涯就结束了。
这个职业没啥门槛,但口碑是唯一的标准,这个大环境下,去吐槽董熹的电影,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毕竟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影评人对电影指指点点就像是太监评论做*。(姜闻
而当第一波影评人看完点映后,忙着回去赶至最新的稿子时,董熹则已经飞去威尼斯,前期筹划电影节的开幕事宜。
虽然评审团主席的工作不多,但有些事必须做,比如邀请评审团成员。
每届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大概会在6~7位,基本上都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本职工作从事什么的都有。
编剧、摄影师、作家、音乐人、布景师、各种幕后制作人员,当然还包括导演和演员。
身为评审团主席,是有资格邀请一、两位评审的,目的就是帮助压住场子,否则身为主席看好的影片,被其他评审联合抵制,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对于这个评委人选,董熹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就做出选择。
张国荣!
做为华语影坛的老牌巨星,对方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和知名度,一直处于在线的状态。
更何况,他还是自家师弟。
威尼斯的6月份,是雨季的前奏,降雨开始明显增多,但大多都是小雨。
或许雨季对于别的城市而言,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特别是伦敦的居民,简直恨死了下雨天,但对威尼斯而言,却别有一番风味。
毕竟这里是奇迹水城,雨中的威尼斯,仿佛让人和整个城市合二为一。
狭窄的鹅卵石铺就的路上,董熹和张国荣撑着伞并肩而行。
“时间过得真快啊。”雨季有种多愁善感的浪漫,张国荣不仅有感而发。
“是啊,时间真快。”董熹也点点头附和着。
“想想几年前在柏林,谁能料到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会成为如今世界影坛都响当当的大人物。”
张国荣毫无疑问是董熹的贵人,98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正是他力排众议,才让《驭风少年》成功摘熊。
而野路子出家的董熹,也出道即巅峰,这一巅就是7年,而且毫无衰弱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