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1 / 2)

面对崇祯,郑勇跪在度,差距可是巨大。

面对崇祯的提问,郑勇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回答:“回陛下的话,微臣虽然也有一个微末的武官官职,你也知道,那个上海千户所,其实已经被废掉了,所以,微臣也就只是顶了个名字而已,所以,也说不上什么知兵善战了。

而微臣手下有一千多小乞丐,有男有女的,就是装一装样子,真的上阵那都不够看,微臣这些年来一直在经商,就是想振兴一下祖业,别的就是微臣的家族人口甚是凋零,所以,也纳了些小妾,想多生几个孩子。

是碰巧遇到了墨家的人,这墨家人可真的不简单,他们有很多奇门异巧,给我生产出了不少的商品出来,让微也是赚了点小钱,当然,要养着这群墨工也很银子,他们要研究这个,制造那个,而所需要的东西,都得用银子来堆,可是,只要让他们研究出来了,又都是可以赚钱的好买卖,唉,遇到了墨家是微臣的一个机遇吧。”

崇祯点了点头道:“你一直就是个有福气的人,有这样的机遇也不奇怪。爱卿啊,朕要问的是当今天下之事,而不是你的个人家事。”

崇祯有点不高兴了,因为,郑勇说自己的发家创业史,那是有点打他脸的感觉,他老朱家的若大家业,在他的手里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如今李自成已经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他感觉自己的手中已经没有人可用了。

郑勇想了想道:“回陛下,咱们大明是有些混乱,这流贼如今势力很大,已经成了心腹大患,他们已经不再裹挟流民的流贼了,而是在这些年的战争中成长为一群精兵强将了,所以,陛下,不可再称之为流贼了,而要把他们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对手来对待,他们现在对大明的威胁,已经超过了关外的建奴了。”

崇祯皱眉,不过也点了点头道:“是啊,是啊,可如何是好?”

郑勇磕了个头道:“陛下啊,这北方已经糜烂了,已经不可为了,这京城已经成了一个是非之地了,自古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悂下,你应该放弃京城,迁都南京,并同时把广州建成副都,若南京不可守,则去广州,到达广州之后,再开拓一海外疆域,万一国内不可居,那就去海外,不能再有一次南宋元蒙之祸了。”

崇祯怒视郑勇道:“形势危机如此了吗?”他根本就不相信形势会如此,而自己如果迁南京,那北方就立即会彻底丢失沦为流贼的割据之地,而如果关外满清再入关,形势就会更加的糜烂。

郑勇道:“陛下,现在的大明是没有钱,也没有兵啊,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啊,陛下可知大明的兵士在大明的身份地位吗?军籍现在可是贱民,和匠户与青楼同等了。这在祀在戎,何在之有?武人一点地位都没有,又怎么会有优秀的人才去当兵,去领兵,国无防如何能称之为强国?此宋太祖之私也,以文驭武,这就是为什么会导向大宋虽然经济发达,并不缺钱粮,却始终不能一统天下的根本所在。

武人作乱是防住了,可异族入侵呢?国内乱民造反呢?如之奈何?阉割了武人之后,不是乱子少了,而是乱子更多了。文者弱也,以文驭武,国必弱,而弱国安能图存?早晚都会被灭亡的。

今我大明何以如此,即为国弱,兵势不强,而拿长城之外的草原各族无可奈何,于是,各种势力起来,我大明一直在穷于应付,却并无解决之方法,不过是拖一时是一时而已。

文官用以治国,而武将用以安邦,用文官来挂帅领兵,陛下,这是外行领导内行啊,隔行如隔山,文官怎么可能打得好仗?术业有专攻啊,这……简单直就是在胡闹,文人有书院,有国子监,那武人就不应该有武院,有讲武堂吗?战争难道就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吗?

陛下,国策就有问题,儒家只是国家的一个基础,却不是全部,在这个基础之上,一个国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能经济的,能作战的,能管理的,能制器的……等等,百业兴,民富足,国家又怎么会不安定呢?国即安,那江山自然是永固的,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只不过,陛被那群儒生给诓骗罢了。”

崇祯冷冷的看着郑勇道:“你这些大逆不道之言,是谁告诉你的,你可知,就凭这些,朕就可以毙了你。”

郑勇再磕头道:“也不是谁告诉微臣的,是微臣自己想到的,我并非不敬孔圣,也并非不喜欢儒学,而是想说,儒学不是全部,而是所有学问的一个基础,做人一定要学儒学,然而做事呢?治理国家的学问包含很多,并不仅仅只是儒家,制器呢?如果我们有更好的兵器,战斗是不是更加有利?这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吗?我还是那一句话,术业有专攻,儒有儒的用处,而数术家有数术家的用处,制器也是一门学问题,研究下来也并不比儒学更简单,甚至更加的复杂。

诸子百家,而天下之学问题,又何止百家?我们知道的越多,就会对天下万物了解的越多,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利用这万物,让我们更加的强大,这难道不是一种文明进步吗?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难道不是说要我们不断的自新,不断的进步吗?

陛下啊,我们的火器连红毛都不如了,即便我们把国内的这些事情都解决了,那么,外夷来犯时,又如何御之呢?你知道泰西人正在全世界的抢地盘吗?海外有很多土地,比咱们大明的土地要好的多,有大量的金矿,银矿,铜矿和铁矿,有大量的树木,香料,鱼业,畜业,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大明对于整个天下来说,不过是小小一域而已,困守者必途穷也,陛下,我们要睁开眼睛看世界了!”

崇祯皱眉,想了一阵子才道:“你说的这些有道理,我也略有耳闻,只是,我想知道眼前之事,当如何?”

郑勇道:“迁都,把北方交给李自成与皇太极他们去打死打生,我们在江南迅速编练新军,旧的那些军人已经靠不住了,他们已经糜烂了,而且,朝廷也已经失去了信誉,这些人已经不再相信朝廷了,因此,必须把所有的这一切都丢给北方,而我们才会有喘息之机,重新积蓄力量,待他们打死打生之后,趁他们彼此伤亡巨大之时,大举进攻,再恢复北方,兵势成之后,稳定关内再出兵关外,一举灭除鞑清,蒙元,西域,等等,一统江山之后再出兵海外,争霸于天下,与泰西人争抢地盘去。”

崇祯道:“我也有意迁都,只是,朝中官员会同意的。”

郑勇道:“陛是皇帝,还是百官是皇帝?”

崇祯无言,过了好一阵子他才道:“你退下吧,容朕深思之。”

郑勇跪拜,然后退出了御书房。

正待去工程区,却被几名宫女拦住道:“长平公主有请。”

郑勇皱眉,这个朱媺娖到底想做什么?自己在这后宫之中可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她瞎胡闹可能会把自己害死,所以,来之前他就已经给自己定下了策略,避免与这位坤兴公主有来往。

看到多名宫女阻拦,他施了一礼道:“好,头前带路。”

于是,他就跟着这些宫女向前走,而走着走着,他突然就一拐,逃之夭夭了,直奔自己的工程区而去,等宫女们发现了却已经追之不及了,也只好回去向朱媺娖汇报。

朱媺娖听了咯咯的笑了起来,这个郑勇太有意思了,郑勇越是躲着她,她就越是想把他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于是吩咐自己宫里的宫女盯住了郑勇,随时向自己汇报,这接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干得完的,自己总是会有办法的。

然而,郑勇回到了工程区就不出来了,天天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图纸,也算是有一件事情做,倒也不寂寞,而崇祯也没有再来找他,也不知道他深思的怎么样了,对这,郑勇觉得自己已经尽完了臣子之义了,主意也出了,听不听那就不管自己的事情了,这样你还被李自成搞死,那也算是活该。

而外面好几个小宫女天天盯着,这让很多工匠工人渐渐的都知道了原因,居然是公主看上了候爷,而且还这么明目张胆的在外面堵人,吓得候爷根本就不敢出去,这也成了一个消遣的话题。

如此十天过去了,朱媺娖终于焦急了起来,因为,工程很顺利,她的宫里的灯都已经装好了,虽然对于电灯她也很期待,可是,却更期待郑勇,眼看着郑勇是肯定不会出来了,她一怒大声道:“他不来,难道我就不能去吗?来人……“朱媺娖唤来了一众宫女,打出自己的仪仗来,正大光明的去视察工程来了。

当然她们强行闯进工程区的时候,所有的工匠和工人都有点蒙,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之后才知道原来是长公主要视察一下工程的进度,而这里能和长公主相对等的除了郑勇再也找不出一个人来,因此,郑勇不得不出来陪同。

虽然他是候爷,可是长公主的爵位却相当于王,比他高两个等级,他就是一个下属,陪同领导检查工作,并作解说。

然而,这个领导却心不在肝上,而在肺上,其实也不在肺上,而是在胃上,她是有点生气,可是更多的却是想把郑勇吃到肚子里去。

而郑勇如果被吃了,结果还是他的重大问题,被灭九族都是轻的,这要是在皇宫里和公主传出什么绯闻来,那这事可真是大了。

他已经躲在工程区里不敢出来了,准备好了做缩头乌龟了,结果,人家居然钻到他的壳壳里来了,这可怎么躲?

朱媺娖看着郑勇笑眯眯的道:”忠勇候,别来无恙哦?“

郑勇拱手道:”多谢长公主关怀,微臣一切都好。“

朱媺娖又道:”我那淑蕊姐姐可好?“

郑勇再拱手道:”她也一切都好。“

朱媺娖又道:”淑蕊姐姐可有身孕了吗?“

郑勇皱眉,又拱手道:”没有。“

朱媺娖道:”为何?“

郑勇想骂人,你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你问这个做什么?可是,他还必须得回答,只得道:”微臣亦不知。“

朱媺娖道:”可是恩爱不足?“

郑勇脸黑了,不再回答,这怎么回答,和一个未出阁的长公主谈论这个,这也是一项大罪名。

朱媺娖见郑勇沉着脸不说话,再道:”忠勇候可是有难言之隐?“

卧槽!

这个长公主,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是在皇宫里,郑勇肯定会把她就地给正法了,太过分了,这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看到郑勇依旧沉着脸不说话,朱媺娖道:”要不我请个太医过来吧,给你看看,这病可是要早一些治,时间越长越难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