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2 / 2)

这样的所谓书院,自然入不了那些人儒之眼,他们甚至还要因之而抨击一番,以泄心头之恨。

所以,虽然郑勇宣传力度也不小,可是,来求学讲学的却了了无几,这让郑勇一次感到了钞能力真的不是万能的,读书人还是有自己的傲骨的,虽然这也让郑勇很欣赏,可是,同时也更难受,人才呀,他现在太缺了!

于是,只能从自己的训练营中搜寻,从职工的子弟之中挑选,从郑家村及周边的村子里寻找一些八九岁的聪慧儿童,男女不限,只要过选,就送上一百两银子,郑勇准备成立即一个精英班,人员最高一百,最低三十,把自己手中所有的资源都集中一下,第一年教儒学,关键是识字与道德,第二年一半儒学,一半杂学,而杂学让他们都学起来,第三年就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科,儒学与专科学,第四年,儒学取消,只学专科。学时最高十年,最低五年,毕业发结业证书,这证书,郑氏所有的工矿作坊都认可。

郑勇有一种感觉,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他除了这个精英学习,还开办了郑家村小学,免费教愿意来的六到二岁的孩子懂书,不分男女,不但不要钱,而且中午还管一顿饭,同时,在考试中的前三名,分别奖励三二一两银子,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再加上职工技校,职工子弟学校,自己在教育这一块上,也已经投入了不少,只是,现在还没有开始回报,教育是个费时费力,却又不一定能讨好的行业,回报期太长了,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然而,崇祯十五年注定也不是一个太平之年,二月份,松山之战失败,洪承畴被服,同年四月洪承畴降清,崇祯几乎被气死。这让崇祯几乎无人可用,于是,他又想起了孙传庭,终于坐了三年牢狱的孙传庭出来了,并立即官复原职,巡抚总督陕西,加兵部侍郎衔。

出狱的孙传庭闻知洪承畴降清几乎不敢相信,洪承畴这个人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品性也了解,说他降了鞑子,打死也不相信,可是,这居然就是一个事实,又由不得他不信。

再看看现在的大明,他忽然有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当初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号称主战派的鼎之三足,而现在一死一降只剩下了自己,而这三年里,也陨落了好几个他所看好的将才,他有一种感觉,大明已经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

于是,便又想起了郑勇,这个小家伙,当年可是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自己狱中时,虽然他没有看过自己,可是,却也经常打点上下,让他在狱并没有受什么罪,如此以来说明自己的这个义子,还是称职的。

在狱中也听说了一些他的事情,当听说他已经弃军从商,他还很是难过了好一阵子,一个多么好的将才苗子啊,就这么没了。不过,他也能理解,想来,受到自己的连累,日子也不好过吧。

想来想去,这他义子,给自己做了很多好外,而自己却给他招惹了很多麻烦,唉,愧为人父啊。

不过,圣旨催得急,他也只好立即启程,先去山西老家,带上他之前的家将亲兵,就去了陕西,到了陕西就大为感慨,三年时间,却如沧海桑田一般,都是这个杨嗣昌,虽然他已经自杀了,可是,孙传庭却觉得如果没有杨嗣昌,自己也不会被冤枉入狱,三年啊,一个人一生又有几个三年?

而同时,这三年大明却已经凋敝如此,大厦之将倾也,岂人力可为乎?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让孙传庭原本还燃烧起的东山再起之心,渐渐的也凉了下来,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手下没有人,思之再三,他给郑勇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他能来帮助他,父子同心,一定能让秦军再度崛起,为君父,我家国尽忠尽孝。

反正大义与亲情说了一大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郑勇来帮忙,郑勇现在也已经是一名朝廷命官,正三品的指挥使,孙传庭承诺,只要郑勇来,一定会给他一个从二品的副总兵干。

信发出,他就彻底的忙了起来,原来的秦军早已经不复存在,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就是要他白手起家啊,而且,还是在这样的一个灾祸不断的是非及穷贫之地,何其难也!

孙传庭没有叫苦,也没有什么幽怨,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把事情一件一件的做了起来,他相信,只要他努力了付出了,即便最终大明朝亡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尽力了。

郑勇还在山东折腾呢,河南的李青山现在消停了,不怎么乱动了,他只是占了一座县城,然后就开始管理这里的一切,而且劝农助农,鼓励工坊,甚至出粮食,招募劳力,修城修路,修水利,建村堡。

经过了半年的经营,当地的士绅百姓对这个流贼竟然很是认可,而李青山也穿上了原来县官留下来的绿色官服,戴上了乌纱帽,做起了县太爷来了。

而红娘子此时却东挡西杀,虽然肚子越来越大,可是她却丝毫也不在意,很多人都在劝她,可是,没有用。

李岩现在已经成了她的副手,这个李岩真的是能文能武,他所以愿意跟着红娘子干,是因为红娘子答应他,将来做大了之后,就学宋江招安,她说她一个女人也不容易,如今还大着肚子,并不想打生打死,只是,一个女人在这乱世活下去真的太难了,要死却又太易容了,因此,她也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搏一个前程,如此,遂死无憾也。

而李岩也是三十多的人了,考了几次没有考上进士,虽然举人也可以做官,可是,那前途可就没有那么好了,而他本人却是非常自负的人,并不想在世俗生活中埋没了自己,也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就算将来不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那也要在史册上留下一个名字,让后人记得自己。

因此,他干得很是卖力,而红娘子又身子不太方便,所以,日常事务几乎都是他在管,如此他的聪明才智便都有了用场,在他的经营之下,红娘子的红军团也越发展越壮大,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李青山,现在已经占了八个县之地。

之是,他们并不是陕西起家的那一群人,所以,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还罗汝才等产生了一些摩擦,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所以,也没有真正的反目成仇,而是维持在一种怪异的平衡之中。

红娘子现在有兵力五万,其实真正能打的,也就五六千人,他们叫老营,是跟着陕西那一些最早的造反派们学的,把裹挟的百姓通过战争朝廷挑选,挑出来的精锐,就是老营,待遇也会随之而上升很多。

当然,在红娘子这里,就是一般的百姓,其实也要比在其他造反派那里要好的多,至少这里没有饿死人,也没有随意的就让他们去做炮灰。

因为得到了这样的对等,所以这些难民其实很愿意跟着红娘子,因为,在其他的流贼之中,他们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甚至随意斩杀他们,强暴他们们的妻女,然而,为了能活下去,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忍,再忍!

此时,郑勇又回到了上海,又有两条战舰下水了,而驴力河运船的订单更是排到了明年,现在的造船厂,非常的繁忙,已经架设了电线,挂起了电灯,属于日夜不停的干了。

所以,一到了晚上,这造船厂的船台船寮里,就灯光一片,在晚异常的显眼,惹得许多人都来看,甚至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些广东的人,都不远千里的来看看这人间的奇迹。

当然,这在魏国公府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了,因为,牛力发电机早就有了,如今的南京徐家,所有的主人房间里都安装了电灯,因此,到了晚上他们家里也是灯光一片,惹得很多人来观看,然后,就是掏钱向从徐家百货之中订货,墨工集团派人来安装。

现在魏国公自从和郑勇订了亲之后,和他合作,已经赚了很多的钱,现在都有人称他半江南了,他这几年过得特别的得意,因为,他仅仅能赚到钱,而且,也引领着南京甚至整个江南的时尚。

取出一盒烟抽出一根点上,吸了一口,闭起眼睛来,舒服啊,这日子,给他神仙也不换。

而此时的郑勇正在认真的阅读着孙传庭的亲笔信,写了不少,但内容就两个,第一去帮助他,第二给个从二品的副总兵。

郑勇放下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