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台上的詹姆森教授一样,绝大部分台下的人在看到题目之后,也都只经历了短暂的茫然,接着便迅速反应过来了问题的本质。
“应该是非牛顿流体的两相流问题?”
乔治低声向两名同伴问道。
“是。”
莱尔斯点了点头,紧接着露出一个玩味的表情:
“而且这个题的条件里面还藏着坑……”
另外二人闻言均是一愣,重新看向大屏幕上的条件。
还是赫米娅首先反应过来:
“气液两相流?”
按照题目当中给出的工艺条件,那么其中的物质b将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过程都处在气态而非液态条件下。
“oh……”
旁边的乔治也是会心一笑:
“看来赛会是想用这些细节给我们制造麻烦……”
“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恐怕会有不少人被坑到。”
莱尔斯翘起二郎腿:
“这出题的人,坏的很呐……”
在他看来,这应该就是火炬集团方面针对他们使出来的小手段。
华夏方面的参赛队伍只要被稍微提示一下,就可以完全避开。
而如果其它队伍不注意,就会影响到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合理利用东道主优势。
实际上,在数值计算软件当中,对于大部分常见流体都有一个数据库。
如果你输入进去的计算条件过于离谱,比如什么1bar,1000c下的液态水,那肯定是会有提示的。
但今天这两個聚合物熔体,显然不在“常见”之列。
虽然算到最后还是会发现问题,但48小时的比赛时间本来就不太富裕,再被这么一耽误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没办法完整解决问题。
要是再考虑到因为这事而影响到的心态,那潜在损失就更大了。
这种在题目里挖坑的行为,在普通考试里面比较常见。
不过竞赛,尤其是高级别的竞赛,其实很少遇到——
因为一般不作为考察重点。
这个时候,旁边的黑尔茨也凑了过来:
“两相流问题,应该是最经典的cfd应用领域了,虽然comsol在这块的优势没有均相湍流问题那么大,但根据我们之前的测试,计算效率也明显强过火炬集团和ansys的竞品。”
“接下来的事情,可就全都靠你们了……”
尽管有将近10支与comsol达成协议的队伍进入决赛,但毫无疑问,斯坦福大学这三个由詹姆森教授亲自指导过的选手,是他们的种子队伍。
也是决赛之前受到关注最多的队伍。
初赛过后,黑尔茨的野心已经膨胀了不少。
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莱尔斯三人是否有可能在决赛中延续状态,再拿个第一。
到时候初赛决赛双第一,就是绝佳的宣传素材。
“放心吧。”
莱尔斯回答道:
“他们在题目上设了几个套,但都不难看出来。”
如果说,刚刚看到题目之前还有点不确定的话,那现在,他的心态已经基本稳下来了。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一帆风顺,反而会起疑心。
但如果有那么几个哪怕没起到作用的小阻碍,那就会心安理得许多。
不过,这部分其实不能算是常浩南的算计。
实际上,物质是气态还是液态,对于他的计划都没什么影响。
只是聚合物熔体本来就不太多见,能拿来注塑的就更少,所以挑挑拣拣,能用来出题的就只剩下寥寥几种选择了。
而另外几组甚至更加抽象。
至于阴差阳错之下反而降低了对手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