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紧急起飞(2 / 2)

当然,对于类似的情况,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起飞战斗机进行目视跟踪确认。

这样既可以准确查明情况,也可以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出临机处置。

比如驱离或者干扰。

但对于80-90年代的航空兵部队来说,哪怕是面对空情紧急起飞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组织起来也并不轻松。

无论是飞机完备率、飞行员经验还是地勤单位的能力水平,都会限制飞机的出动速度。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钱。

航空兵部队并没有足够的经费随时维持1-2架处在热车状态的飞机随时待命。

因此往往等到飞机完成整备准备起飞时,目标飞机早就已经远离了海岸线。

不过今天,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营长,那架飞机偏离航线了。”眼尖的雷达兵第一个发现了显示器上面目标位置的异常:

“它好像降低了飞行高度,然后……开始折返?”

“这可不是折返……”营长毕竟还是见多识广,他知道这种之字形航线要么是在反潜,要么就是在侦察。

显然,不可能有一架飞机在9000米的高度上反潜。

“把目标盯好了,我去汇报上级!”

营长把军帽从迷彩服肩膀的军衔下面抽出来戴在头上,然后迅速跑出了指挥室。

在这个连扁平化指挥的概念都还不成熟的年代,正常情况下的指挥链是相当复杂的。

好在那架飞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东海舰队的航空兵部队也算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了一些应对准备。

那架飞机一直在那个位置附近徘徊。

只不过每进行一次180°的转弯,都会稍稍逼近一些海岸线。

这给了海军航空兵单位机会。

大概二十分钟之后,两架各自挂载一枚霹雳8空空导弹的歼7HH战斗机就一前一后升空,向着东方的海岸线外快速飞去。

歼7HH实际上就是一架能挂载霹雳8导弹的、为应付高盐分环境下使用作出改良的歼7B。

雷达么,自然是不存在的,飞行员只能靠一双眼睛搜索目标,在作战过程中高度依赖地面指挥。

而VHF频段的预警雷达,探测距离固然够远,甚至还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但探测精度确实不甚理想。

再加上没有数据链,靠语音引导本身就有误差。

因此在把两架歼7引导到目标附近之后,剩下的工作就只能靠两名飞行员自己了。

好在今天他们的运气不错。

天气晴好无云,太阳的位置也比较有利。

在进行了大概10分钟的搜索之后,僚机飞行员陈海胜突然在自己飞机的低8点方向看到了金属蒙皮在光线照射下的耀眼反光。

“我看到了!”

关于更新:

这几天我一直在外面出差,所以暂时只能一天两更,等到下礼拜回去之后应该还有一波加更。

另外我在考虑是否要把更新时间集中统一在下午五点左右。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