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姐夫的认同(2 / 2)

歌曲充满沧桑感,唤起深沉的忧郁之情。

能唱出这样的歌曲,可见老人学识渊博,但他的晚年却与他所希望的相去甚远。旁边那个四五岁的孩子,浑身都是泥土,可怜兮兮地伸出手来索要奖励。然而,顾客只是轻蔑地把他赶走了。

看着这老者和幼童,古永元轻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层层恩怨,属于尊贵,层层恩怨,属于尊贵。”渐渐地,他陷入了沉思。

林老大扔了几个硬币给孩子,表情也沉默了。

...

下午,英国领事阿莱恩先生来到钦差大臣官邸,正式抗议清军在租界内的掠夺活动。

由于租界没有城墙,又靠近外面的清军军营,清兵频繁潜入租界,纠纷不断。几天前,一些士兵从码头偷走了木材,并与外国商人发生冲突。他们打伤一名外国商人后逃跑。前一天晚上,更多的士兵在码头附近与外国商人发生斗殴。洋枪队到达后,打伤数名清兵,打死一人,清兵纷纷散去。

古永元知道,几个月后,因双方矛盾的不断加深,著名的泥巴镇之战将会被点燃。火花是在跑马亭散步的外国商人夫妇与清军士兵的对峙。这一系列的冲突驱使英、法、美三国的领事们纷纷给清军上了一课。他们组织了一次联合攻击,涉及英国和美国海军特遣队的三百多名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员,以及作为盟友的风剑会。讽刺的是,这支由三百名外国火枪手组成的小股军队却击败了万余名清军,甚至还放火烧毁了清军主营。

泥镇之战进一步暴露了清朝在西方国家面前的弱点,促使他们集中精力使用武力来保护租界。此战之后,长江地区的官员开始对西方国家更加敬畏,并开始与西方国家进行军事合作,镇压风剑会和太平天国运动。然而,京城的强硬派仍然顽固地瞧不起西方“野蛮人”。当然,这些所谓的强硬派并不是出于任何民族自豪感,而是出于民族自豪感。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傲慢。尽管他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了,但他们认为西方人远在大洋彼岸,签了几个条约,他们认为自己对洋鬼子很慷慨。当时英国人提出的条件相当苛刻,但当中国人开始谈判时,没想到清朝竟然爽快地答应了。英国人当时很高兴,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清朝根本不把这个条约当回事。

而十年后的今天,清朝宫廷内,又重新燃起了对那场战争失败的不满情绪,昔日的傲气又重新浮现。

几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甚至攻入北京,烧毁了圆明园。以咸丰皇帝为首的强硬派此时感受到了真正的刺痛。咸丰帝突然驾崩,意志坚强、不顾外国列强的两广总督被俘,流亡印度而死。这位高官的命运,足以让所有清朝官员心生恐惧。这些事件之后,清政府对西方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自强运动爆发,与西方全面合作镇压叛乱。

虽然泥镇之战在国内史书中很少提及,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租界外国人与清军之间的冲突恐怕是不可避免的。针对阿莱恩的抗议,古永元回复称,这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但表示理解各国的不满和遗憾。

那天晚上,古永元忽然来了兴趣,想去看看历史上引发泥镇之战的跑马亭。不过真正在战斗中发挥作用的跑马亭是一座即将修建的赛马场,而不是古永元打算去的地方。他不太清楚这个区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