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风云变(2 / 2)

小太子一动不动,他猜测劫持他的男人定凶神恶煞,这人身上的汗馊味令他作呕,他忍呕吐的冲动,惊讶的主意到提灯太监身下淌出一片血泊,血泊越来越大,漫过他的鞋底。

小小年龄的他,第一次直面死亡,他意思到身后的恶臭男人真的会杀了他,饶是他比一般孩子早慧冷静,也不可抑制的打起寒颤,好在姜昶及时察觉,手指轻巧不动声色的给予安慰。

一阵冷风从宫道尽头吹来,裹挟着森森寒意,好不容易探出头的月亮,再次埋入深深的黑云之中,宫道内黯淡无光

“娘煮了桂花藕粉团子,还加了酒糟,大忙人快来吃一碗吧。”

已过了子时,沈家宅院两位沈大人的书房里却还亮着灯,沈玉寿忙工部的事,沈长林则看六部汇总奏报,兄弟俩劲头十足,仿佛不知疲倦。

夜里奶娃娃要吃奶,虽有奶妈丫鬟照顾,钱氏还是不放心,一听见叶京安屋里有动静,就会披衣裳过去帮帮忙,将重孙儿照顾妥帖哄睡好,遥见书房还亮灯,又去厨房做了桂花藕粉汤圆。

“好不容易住进了城里,过上了好日子,倒比庄稼汉还忙。”钱氏忍不住碎嘴,心疼两个孙儿的同时,心底也有甜意,老太太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明白的很,玉寿长林在为百姓办事,是积德行善。

钱氏将煮好的夜宵交到同样没睡,还在研究药方的陆清栩手上,低声叮咛几句便回了屋。

熬了半宿,沈长林正饿着,和陆清栩对坐吃夜宵,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奶奶还没睡呢”

“睡了,起来看了看孩子。”

“唔”沈长林吞下一颗软糯香甜的糯米团子,“药方的事进行的顺利吗”

陆清栩喜欢酒糟的香甜气,正用勺喝汤“还算好,缺很多药引子,正在凑,你那头呢最近那些学生可还安分”

沈长林吃得快,两口就将一碗团子解决干净,随后拿起一份奏报边翻看边答“没再闹出大事。”正说着,他忽然眉头一皱,神情凝重起来,“去岁进京请罪的那批胡人逃了个,一个抓捕归案,还有两个在逃。”

偌大一个华京,缉贼捕盗这类小事自不会传达到他这,实在是胡人身份敏感,加上多日抓不到人,分管此事的官吏才在日常奏报中提了一句。

沈长林死死盯着那几行字,心里发毛。

华京有不少胡商,其中有官府登记在册的也有黑户,男女老幼加起来有几千人,这几千人里忽然多两个,哪怕是粗狂的男子,对整个华京的治安也影响不大,何况自耶律严大败后,城内胡人都夹着尾巴做人,没出过什么乱子。

沈长林飞快的思考着,喃喃自语“这样看没什么要紧的,叫他们搜捕的勤些便是。”可直觉又在心底呐喊,会有大事发生,会有大事发生

“怎么了”

“砰”,一声巨响,书房大门被猛地推开,宫里来的侍卫面容凝窒“沈大人,请入宫。”

风跟着侍卫窜进来,这风带着邪气,会拐弯,竟吹灭了罩着灯罩的烛火,房内立刻暗了。

沈长林稳住心神,再次问道“怎么了”

侍卫紧抿着唇“姜大师在宫里等着,大人,入宫你就都知道了。”

姜无戈将影镜司逐渐交付给沈长林后,找了个小道观静修去了,除偶尔书信联络,再没露过面。

宫中一定有大事发生沈长林抓起大氅,跟着侍卫出门,临行前,他深深看了陆清栩一眼,夫妻间没有一句对白,却十分明白彼此的意思。

“你放心去,我会紧闭门户,顾好家里。”

沈长林温柔的摸摸妻子的鬓发,片刻柔情后,再转身已是满脸肃杀“进宫。”

虽然早有预料,但看见姜昶寝殿里的白烛染起时,沈长林还是吃了一惊,几个时辰前姜昶还兴致勃勃的站在灯楼上,俯瞰人间,谁也不会想到,一夜未过,皇帝竟驾崩了。

入宫后沈长林才知道,在逃的两个胡人中,有一个便是姜逐谨,他通过荒废的小道秘密潜入皇宫,挟持了太子,情急之下姜昶心疾发作,但他仍耐着剧痛和姜逐谨周旋,后侍卫们发现异常,一箭射死了姜逐谨,救下储君。

本是有惊无险,可姜昶的心疾延误太久,回寝宫躺下不久,呼吸凝窒而亡。

姜无戈面无表情的站在窗前,灰白的枯发随风摆动,他看起来完全像个老人了,远没初见时容光焕发。

“师傅。”沈长林痛苦地开口。

姜无戈转过身,他的脸上虽已爬满皱纹,眼眸却很清澈,他很慈悲地说“也好,这孩子终于解脱了。”

沈长林喉头一紧,没错,皇位对姜昶来说是暗无天日的牢笼,死亡于他而言是幸福的,可只差一点点,只差几个月时间,假死药就有可能研制出来,他有机会回到南玉山庄,重新做回蒋文峤

可惜,一切都迟了。

“太子受了点惊吓,吃了安神药已经睡下,他是个好苗子,长林,往后十几载,就靠你了。”姜无戈拍拍沈长林的肩,目光又深又远。

接下来日,沈长林不曾合眼,他有太多事要忙,亡帝要发丧,太子需登基,还要用春秋笔法掩盖上元夜姜昶突然驾崩的真相,此外,又要调集兵马人手严控京中治安,免得各路宗亲权贵趁机发难。

好在皇帝虽去的突然,却留有遗诏太子继位,沈长林及其他九位大臣辅政。

遗诏在手,强兵在握,加上杨敏然等老臣的支持,权柄移交总算没出什么乱子。

文武百官们忙的脚不沾地,就连京城百姓也忙着制作白幔纸花祭奠亡君,在一片忙碌中,姜无戈消失了,此后再没有人见过他。

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时时回荡在沈长林耳畔长林,往后几十载,就靠你了。

次年正月,新帝改国号为安。

大乾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盛世将拉开帷幕,首席辅政大臣沈公携幼帝亲自推开了盛世大门。

后人写史立传,都道那是最好的时代,他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百姓安居,官员清廉,经济繁荣,文化缤纷,国力强盛

正文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