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嘶风,烟尘弥漫。
韩遂命冠军将军杨秋统领诸羌氐。
杨秋本是安定豪强。
汉室衰弱,凉州无主,杨秋驱逐太守,自任太守。
此前李傕郭汜秉政,对杨秋行怀柔之策,追任其为安定太守。
韩遂秉政后,用成公英之计,征杨秋为冠军将军,允许其保留部曲,安定太守也可由杨秋推荐一人继任。
杨秋考虑再三后答应,推荐族弟杨冬继任太守。
杨秋入朝后,很快发现事情并不像设想的那样自己在朝廷掌握军权,杨冬在地方,两者遥相呼应。
杨秋前脚离开安定,安定郡内就发生叛乱,杨冬不能平。
韩遂派成公英平乱。
成公英很快平定了叛乱,但杨冬不慎死于叛贼一次反扑之中。
还没等杨秋做出反应,成公英已三下五除二将杨氏排除出安定郡要害位置,为朝廷将安定郡牢牢控制在掌中。
杨秋欲反出长安,韩遂百般安慰,说一切都是成公英自作主张,以后必重重责罚,又与杨秋约为儿女亲家。
杨秋犹豫之下,已错失良机,稀里糊涂地就丢失了对麾下部曲的指挥权,跟太尉郭汜一样,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吉祥物。
投闲置散,无所事事,虽非软禁,也是荒废光阴。
幸运的是,外敌压境,韩遂夹袋中无人可用,思考了好几天,只得又把杨秋请了出来。
杨氏久居安定,处事公道,在羌氐间薄有名气。杨秋骑术精湛,通晓胡语。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另外,在韩遂看来,杨秋比郭汜更好控制一些。
在韩遂亲自登门延请之下,杨秋就坡下驴,答应统领羌氐胡兵。
不过杨秋也小小争取了一些条件,比如要求韩遂归还了一些部曲,约有千余人。
有了这些旧部,杨秋才算在统领羌氐时感觉踏实了一些。
不然跟孤身一人走在虎狼窝里的感觉差不多。
杨秋率步骑万人北渡渭水,沿着安陵、池阳北上,屯兵黄白城,侦骑与周泰所派骑兵发生遭遇,各有死伤。
韩遂则带着成公英、阎行等,率步骑三万东下,至郑县外,扎下大营,派使者去见田豫。
田豫斥责使者:“韩遂妄自尊大,擅主征伐,还不亲自来谢罪么?”
使者名钟弼,乃名门之后,三辅着名辩士,还没等他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被田豫先声夺人,给了个下马威。
田豫掌军五年,威严日盛,诸将皆惮之,在他面前不敢肆意谈笑。
他一发怒,钟弼感到仿佛一座大山向自己倾倒压了过来,不由两股发抖,叩头谢罪道:
“将军息怒!韩公无意与贵主为敌,亦不敢冒犯将军,其中必有误会。
韩公年老体弱,不良于行,所以才遣在下前来,请将军详察。”
田豫哼了一声道:“砌词狡辩,毫无诚意!来人,将此人砍了,首级高悬。椎牛飨士,明日击破韩遂!”
钟弼刚小心翼翼地起来,吓得再次扑通跪倒,叫道:“将军饶命!放在下回去,再去劝劝韩公如何?”
荀攸在旁劝道:“将军,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还请三思!”
钟弼忙道:“是极是极,将军饶命!”
田豫摆摆手,制止上前拖拽钟弼的亲兵,道:“韩遂此来何意?汝且如实道来。若敢故意隐瞒,或语焉不详,定斩不饶!”
钟弼连连道:“不敢、不敢!”
田豫道:“我来问汝,韩遂是否仍未从汉中撤军?”
钟弼略有迟疑,忙道:“此事尽人皆知,想必也瞒不了将军。”
田豫道:“我自然知晓,而且知晓是谁留在汉中,兵力多少。我是看汝是否敢出诳言。”
钟弼忙道:“不敢、不敢。韩王世子韩续兵围南郑。”
荀攸在旁道:“钟君,关中形势,我军早已一清二楚。问君,不过是核实一二。君再犹豫拖拉,我亦难以保全于君。”
钟弼无奈地道:“在下不过是一辩士,亦非韩王心腹,实不知太多军情机密之事。”
荀攸道:“君试言之。言者无罪。”
钟弼道:“以在下理解,韩王决心攻下汉中,作为回旋余地。至于东方压力,则通过招诱羌氐来应对。
在下听闻,羌氐先头部队约有万人已至前线,由冠军将军杨秋率领,北上应对上郡汉军。
后续将有更大规模涌入关中。”
荀攸问道:“那么韩遂是要与我军坚决对抗了?君以为其能否如愿?民心如何?”
钟弼苦笑道:“在下非韩王,不知其真实态度。然以关中一地,对抗六州之地,强弱一目了然,民心不安,自然之理。
然羌、氐蒙昧,不识天威,又受韩王恩惠,或有斗志,也未可知。”
在田豫和荀攸一唱一和之下,钟弼心理防线早已崩溃,或者说原本就有跳船之意,将韩遂内情和盘托出。
这种弃暗投明的凉汉官吏不止钟弼一人,负责西方情报的徐庶几乎将凉汉、汉中乃至益州渗透得如同筛子。
或许时间有些滞后,但韩遂的一举一动,都会事无巨细地汇总到徐庶案头。
徐庶在向军谋部和刘备报告的同时,也会将与凉汉有关的情报抄送田豫一份。
将钟弼送走,田豫对荀攸道:“韩遂老奸巨猾,坚忍狠辣,不易对付啊。”
荀攸道:“此计必出于成公英之手。韩遂在北、东、南三面皆部署兵力,准备硬抗,西边想必是分化离间之计了。”
田豫道:“张猛年轻,经验欠缺,恐非成公英及诸郡守之对手。须得派些帮手过去。”
荀攸道:“绥南参军李放,有勇有谋,辩才无双,可堪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