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名登龙虎黄金榜(1 / 2)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3837 字 2023-08-15

殿试结束后,刘备对应劭道:“院试和殿试时间应当提前。如今行将新年,新科院士和进士根本来不及回家。富贵还乡,人之常情。”

应劭道:“陛下,七月郡试,八月放榜,五州士子三个月内勉强可以赶到京师,但以后参考的扬州、河东士子恐怕路上来不及。”

刘备道:“那就将院试和殿试延至次年三月。”

八月至次年三月,有半年多时间,总能赶到京师了。后世就是这个时间安排,应该没什么问题。

刘备命应劭以礼部名义提出此议,经尚书令签署,司徒副署,报皇帝御批。然后就可以下诏,宣告天下。

对科考制度的变动,属于国家大政,须用皇帝下诏。诏属于法律一种形式,因此需要掌管立法权的司徒先行会签副署。

刘备的三院分立,是一个四不像,参考了后世制度,又做了妥协。弊病肯定是会有的,慢慢改良就是。

再回到这次殿试。应劭道:“礼部组织饱学宿儒及各大书院教授,完成判卷,择其优者,共挑选出五十名,已报给陛下。不知陛下可有意?”

刘备道:“本科录取进士五十人,全部公布排名。这是朕所拟十甲名单,卿且一观。”

应劭从内侍手中接过名单,与心中名单一对照,发现了问题,忙道:“陛下,李琦、黄赞均不在五十人名单内。”

应劭组织糊名判卷,每张卷子至少三名考官评分,然后取平均分,自高到底排序。李琦应该是七十名左右,黄赞则是一百名开外。

而刘备给出的十甲名单,李琦赫然位列第三,黄赞位列第九。

除此之外,进士的排名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刘备道:“此二人语言质朴,见识不凡,卿等排名过低,朕认为如此方为妥当。卿重新拟定进士名单呈上。”

应劭嘴里发苦,但刘备不容置疑,他不敢再啰嗦,领命退下。

刘备的态度很明确,尔等打分,权重不到一半;朕也打分,朕之权重足以改变大多数结果。这已经是给予尔等很大的尊重了。

应劭回礼部,找左右侍郎商议后,一起去找华歆汇报。政务院在皇宫的东南侧,是一处极大的院落群。礼部也有个院落。

华歆听了汇报,觉得很正常,问道:“仲瑗有何建议?”

应劭道:“下官等认为十甲就按陛下名单,其余继续按分数高低排出四十人。”

华歆顺势道:“此议甚佳,老夫同意。就按此办理。”

应劭道:“下官领命。”

提上两人,势必要黜落两人。若是走漏了消息,这两人不敢抱怨皇帝,却会迁怒于应劭。

巧的是,那两个倒霉蛋一个叫刘远,宗室之后;一个叫张珏,司空张昭的远房族弟。

刘远之父刘弥,原为梁王,极有经商天赋,财货巨亿,曾借粮给刘备。

群臣劝刘备称帝时,刘弥也极为踊跃,与宗室刘艾等积极劝进。

刘备称帝后,刘弥又主动恳请去削梁国、去王号。

当中央朝廷权力极强时,这王号其实没什么用处,反而是个牢笼。

刘备遂封刘弥为崇仁侯,十分信重。

刘远乃刘弥长子,不喜商贾,酷爱读书,在梁地小有才名。

成绩排四十九名。

张珏是彭城张氏的后起之秀,时人以为逊色于严畯而不甚远。

张珏工于辞赋,院试时排名在一百五十多名,殿试策论却写得美轮美奂,雄辩滔滔,缺点就是不精世务,论述流于表面,不够深刻。

成绩排五十。

一个是皇室之后,一个是重臣亲戚,能量都不小。

应劭虽说谈不上怕他们,但真不想平白无故地得罪人。

总得有个背锅的。不可能把这事推到皇帝身上。

这点政治智慧应劭还是有的。

目前知道第一个五十人名单的,只有应劭、礼部左右侍郎、尚书令华歆以及皇帝。

知道全部二百人成绩排名的,只有应劭和皇帝。

那么原则上这事是不会泄露出去的。

应劭重新拟定名单,呈给刘备。

刘备颔首表示认可,命羽林将军耿奇,将进士名单张贴出去,并安排十甲进士,在南华门下亮相,戴花披彩,骑马游街,又命应劭与御厨令对接,安排御宴,招待新科进士,皇帝及三公等出席。

必须给进士以无上荣耀,才可能将全天下的人才都给网罗进来。

刘备还准备将这十甲进士先放在中书台历练学习,然后遍历诸部,确实优秀者,不吝提拔。

殿试张榜之日,南华门外人山人海,比院试放榜之日更多。耿奇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重新拉了一道防线,只允许院士及其亲属进入内圈,靠近照壁。

安排好之后,捧榜卫士仍旧在战鼓声中,在羽林甲士执戟护送下,从南华门内列阵而出。

仪式感一定要给足。

张贴进士名单,又与院士不同。

中书舍人先高声宣读皇帝诏书,阐明为国取材的目的和意义,强调陛下之恩德,勉励士子奋进等等。

诏书读完,耿奇站照壁前,手握一卷,高声唱名:

“章武二年科考,殿试取士如下——

第五十名,陆绎,三十一岁,济南漯阴人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