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东宫上课的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
刘健师从大儒薛瑄,于明英宗天顺四年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过老爹年少时的讲官。
现如今他是内阁首辅大学士,还挂着少师兼太子太师、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的头衔,妥妥的大明文官第一人。
老爹经常说刘健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小老头,谁要是敢蛊惑皇帝,他能指着那人鼻子骂。
朱厚照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武宗即位后,耽于享乐,刘健联合群臣奏请诛杀宦官刘瑾等“八虎”。
只是这事并未成功,刘健只得致仕归家。不久,便被列为“奸党”之首,后削籍为民。
整理好了衣服,朱厚照带着刘瑾就来到了文华殿。
刘健已经在等着了,还时不时的摇头晃脑地跟着朗朗读书声念诵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刘师!“朱厚照一丝不苟的躬身行礼。
刘健也躬身还礼,“臣见过殿下。”
“刘师请坐。”朱厚照笑着问道:“今日那些孩子在学什么?”
“今日所学,乃是人生四戒。前不久刚上过课,不知殿下是否还记得?”刘健突然问了这么一句,眼神中透露着狡黠的光芒。
朱厚照郁闷了一下。
这算不算是随堂小测?
“孔夫子告诫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真凭实据,不能胡乱揣度。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听到有人说三道四,问他从哪得来的,有何凭据,则哑口无言。宋高宗怀疑岳飞不忠,纵容秦桧构陷,制造了千古冤狱,自毁长城。”
“孔夫子还劝我们不要主观武断。有的人自以为是,行事武断,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者不许别人发表意见。这样做非常容易犯错误,引发严重后果。这种人如若不是领导还好,即便是做错了事情也不会波及他人。但若让他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那他害的可就不止一人了。”
“再次是“毋固”,即不要固执。造成人们固执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硬是不肯回头认错。”
“最后,孔夫子告诫我们,做人不能过于自大,要懂得低调行事,谦虚做人。孔子提倡谦恭有度的待人方式,无论对方是谁都要恭谦有礼。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
刘健点了点头,笑着夸赞道:“殿下不仅记性好,悟性也极高。”
旁边的刘瑾垮了一张脸,脑子飞快转着,想着等下课了带太子去哪里玩好玩的。太子这么认真读书对他这个太监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殿下熟读《论语》,那臣今日便来讲解《春秋》吧。”
来自后世的朱厚照没少读《春秋》。《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春秋》不仅是史书,记载了大量的战争案例,描写相当详细,还是一部兵法,记载了交战国战争发生前后的变化,以及列国对这场战争的看法,略微涉及到了战略层面上的东西,比一般的兵书讲的还要深刻。
很多名将都喜欢读《春秋》,关羽就是最著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