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策论,从内忧、外患两个角度解答了楚逸的试题。
而其中,对内容讲述的则更为透彻。
按照百里玄策的说法,如今的大夏局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百姓民不聊生,官场风气污浊不堪,地方士绅、豪族联合官府压榨、鱼肉百姓,比比皆是。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朝廷中央的管控力度不断下降,地方官员与茫茫多的皇亲国戚、贵胄士绅瓜分了本该属于百姓的土地,使得百姓无地可耕。
这些人,就好似吸附在大夏王朝身体上的水蛭,不断吸取着这个国家的骨血。
而同样,王朝官场内部的问题,也更需立刻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百里玄策的意见就是乱世用重典。
以最为严厉的酷刑,来肃清大夏官场的污浊之风,取其顽疾,整肃官场风气,再用高薪养廉之举,来稳固官场纪律。
通便看完,楚逸可以笃定,在这段时间内,百里奕没少与百里玄策讲述朝廷重的事情。
这上面很多的问题、角度,如果不了解朝廷内部情况,根本写不出来。
不过,楚逸对此却不在乎。
百里奕的帮助,也仅仅只是让百里玄策对目前的朝廷局势有所了解,最终如何论策,还是由百里玄策一人做。
至于说,如此对其他考生是否存在着不公平,楚逸就完全不在乎。
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楚逸可不是要给众人当什么评判公正的法官,他所需要的,是人才,是那种对他有所帮助的人才。
当然,必要的敲打,还是要做的。
楚逸微微侧头,对着一旁的百里奕不咸不淡的受到:“你对这个侄子,到是非常的上心啊。”
仅此一句话,就让百里奕汗流浃背,不敢说上只言片语。
吩咐章句将百里玄策的卷宗,也同刘沛等三人的放在一起,楚逸看了眼时辰。
一个时辰的策论殿试,时间已至。
“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停笔。”
当这句话说出以后,所有还没交卷的考生,皆面色苍白。
他们知道,哪怕自己写的再是精妙绝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答,也代表着他们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楚逸淡淡的扫了一眼,发现竟然有将近一般的人,都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可见。
此次策论的题目,对这些准备不足的考生而言,究竟有多难。
不过就算是这样,楚逸也不打算为他们破例,增加殿试时间。
规矩,就是规矩。
大家都是在同样的时间,完成同样的题目。
而在别人都完成的情况下你却做不到,就已经可以证明,这些人的能力不足!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期待的?
若当真心有不甘,那就等下一个四年。
没准到时候,楚逸所处的题目,会简单一些。
而那剩下一半未能及时交卷的考生当中,苏玉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