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车上行”
低沉的声音隔着纱布口罩传了出来, 矿工们直起腰,拄着铁锨休息一会儿他们刚把碎裂的石头从地上转移到手推车里,推到矿洞口, 倾倒入轨道上的矿车之中。并且扳下道岔,将矿车送入了主轨道, 挂上了吊钩,目送着矿车在轻微的颤抖后,被上下轨道的齿轮带动着,继续往前没入了黑暗之中。还能看到轻微的粉尘, 随着车辆的移动飘散,这让人看得喉咙发痒, 忍不住轻轻地咳嗽了起来。
在矿井底下, 大家的话都很少, 一个是又累又热, 还有一个, 就是说话也要耗费力气,而且哪怕有通风井, 矿洞的空气也比较污浊,说话多了会有些喘不上气, 这些工人们沉默地回到矿洞里, 煤油灯在角落里发出刺目的光,在漆黑一片的环境里,这就是他们的太阳。
他们继续垒起木柴, 架好火堆,随后浇上一点猛火油,投入火种,做这件事的是组长大工, 其余小工现在都退到了矿洞门口,在沉默中听着火苗的噼啪声这其实是很可笑的事情,井下对于火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但是采矿又离不开火烧法,敏人也叫烧爆法,先用火把围岩加热,再浇水、浇醋,让围岩酥松碎裂,这样工人们就可以开凿围岩,把矿石采下,搬入矿车之中。
可以说每一次烧爆都是有机会出事的,但下矿就是这样,命从下井的那一刻起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矿工们往往比较迷信,说起来是很讽刺的,虽然是谢六姐把大多数矿工送进井里的,但是,她的信仰在矿工中非常的扎实和普遍,就像是这几个小毛贼,来到矿山还不过是两三个月,扫盲班都没有毕业,伤也还刚刚养好,这就已经虔诚而又狂热地信上了六姐,这会儿正在喃喃地念诵着她的名号,祈求着她的保佑。
“南无慈悲六姐菩萨,平安下井,平安上井,井下不便溺,不脱队”他们是把下井的安全须知和祷词混在一起了。其余老矿工们有些被逗乐了,有些却也跟着闭目祈祷了起来。他们拧开水壶仔细地喝了一口水矿工普遍是不愿多喝水的,主要是没有上厕所的地儿,好在一次下井一般也就是三个时辰,憋一憋也过得去。
火烧了大概一炷夫,人们听到了轻微的噼啪声,大工便进去盖盆子、用扫帚拍,又撒了一点水,把火熄灭了,随后人们一拥而上,开始提着桶往被烘烤得一片通红的岩壁上泼,伴随着咯啦啦的声音,裂纹从破碎处往外不断蔓延,余下的人都背身去取凿子这会儿才是开凿的时候,被烧爆了的石壁酥松脆软,很容易就能凿开围岩,采出矿石来。
这个矿洞里的矿脉是很丰富的,一次烧爆,可以采够两三车的矿石,这时候空空如也的矿车又从上方叮当下来了,人们扳动道岔,把矿车引入门口的轨道,搬运矿石,又把矿车挂上了自己洞中的标签,再将矿车重新送回轨道里。这样五个人,一天若是顺利,当班的这三个时辰,差不多能烧爆两次,也就是说,他们这一组,若是在富产期,四五个人的话,一天采个四五车,一共采出五百多斤的矿石,是可以做得到的。
若是在开凿前期、后期,产量都会有所下降,尤其是后期,采一次矿,回填废石也要消耗相当的时间。但是,买活军矿洞的生产效率、安全性,还是远远地超过了敏朝的矿业,这一点是敏朝的老矿监都无法否认的事情这些矿监如果没有及时逃走,现在多数也都在做矿工培训,他们认为买活军铺设的动力轨道大大地提高了采矿的速度。
“现在可真别叫苦。”
当洞口的沙漏漏完时,轨道上的矿车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矿工们了,大家都摘下憋闷的口罩口罩对应着鼻子、嘴巴的几处通气地方,已经是微微发黑了,就是这个口罩,让太多矿工避免了咳嗽和发烧。不过,现在是在进风口上行,空气是相对清新的,所以工人们就立刻迫不及待地摘掉口罩,开始谈笑起来了。
今日下井来做新洞勘探的老矿工,便咳嗽着用他那带了浓重乡音的官话教育着刚下井的小贼们,“若是在从前,你们能活过几个月就你们这小身板,哼哼刚下井的工人,做的是最苦的活最苦的活是什么是搬矿,一整天背着背篓,弯着腰走,稍微抬起头就要碰头,和石耗子一样钻来钻去,直不起腰那就只能全靠背往前使劲”
“不消三个月,背就得驼喽,被压断了腰,从此躺着起不来的也不在少数。怎么办呢就把他们扔到野外去,一开始他们还叫呀,呻吟呀,求着给条活路呀,第二天起来,人就没气了,没个囫囵了山里野兽多啊谁知道是被狼吃了,还是被山狸子啃了去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矿井,有严格的开凿标准,必须达到一米八的高度,这是可着大多数矿工的身高来的,至少在头顶往上还要二十厘米,听说在一些北方人多的矿山,矿井还往一米九去开凿。进风口、出风口能开凿到两米五,也就是说,至少在井下能够直起腰了,而且,有了动力轨道,大多数时候矿工只需要用小推车把洞里的石头运出来就行了,只用走一段平坦的路,最多是数十米的斜坡。
这一切都要感谢在洞里每天吃煤,发出呜呜声的大家伙,蒸汽机的动力,带动了矿车轨道,让矿石的运输不再消耗劳力,而发明这个轨道系统的工程师,原本就在这座矿山工作,他去云县进修之后,灵感激发,设计了这套系统,并因此得了六姐的大恩赏,现在去鸡笼岛专门从事研究了,只留下了了让老工人艳羡感佩的传说。
“原本也是和咱们一样的老工人抓猪仔抓来的,说是老家江左的原还有点钱,供他念过几年书,赶考时被人抓到矿上,做了几年工,瞧着哪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到底,书读多了也是有底蕴在,买活军一来,好了,人家那话怎么说的青云直上可不是考分高得要命,不几年,这眼看着就飞黄腾达起来了”
这番忆苦思甜的话语,还有矿山传奇的讲述,自然让刚进矿山的小工们听得入神,仿佛都遗忘了一天的劳累只要能吃饱饭,什么活不能干,这是他们还没进矿时的想法,但开始干活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采矿和帮着家里干农活那完全不是一码事,固然是能吃饱,可要受的苦也比辅佐着务农多,农活还有个轻省时候呢,矿上的工作,一天虽然只做三个时辰,但十足十在漆黑井底里呆着,大气喘不上,每一刻都不舒服,那感觉还是不同的。
但,人都进来了,还是被逮进来的,难道还能出去么若是要逃,捉回来就是杀死,只能小心翼翼地讨好着管教,听听老工人的故事,勉力支撑着往下求生。像是谢听话这样的老人,对井下的生活早已习惯了,故事也听了无数遍,早已不当回事,握着嘴咳嗽几声,垂下头似睡非睡地打着盹,过了一会,脚下一震,眼前陡然一亮,大家都纷纷低头捂脸,已不适应午后的强光了。
“过来签字收牌子了啊”
前方的干事又大声招呼了起来,他身后是一面墙的大格子,里头放满了沙漏,谢听话这组过去时,又有一组人上了空车下去了,干事便将格子里的沙漏倒过来重新安置好矿洞是时时刻刻有人下去有人上来的,主要是靠沙漏来记工时,同时,靠对牌来确定矿石车的归属,每日每组的产出。
像是谢听话这一组,今天运了五车矿石上来,称重五百斤多些,那就是五个对牌要交还给他们,再登记上人员、重量,出勤表现,井下事故等等。谢听话字写得好,弯腰很快都登记上了,他的精神头不错,上到地面上来,他就立刻感觉舒服多了有口罩以后,他也好多了,否则谢听话一闻到井下的空气就容易咳嗽。他自己的感觉是,自从两年前口罩开始普及,矿工的咳嗽就没有那么普遍了。
“先吃饭还是先洗澡去”
矿里上来,一个个都是土人,一搓一身的泥灰,不洗澡这自然不行,蒸汽机的出现,最好的一点就是矿上的热水供应相当充足。谢听话拍了拍汗衫上的泥点子,“洗澡去吧”
“对了,你们看了最新一期的报纸没有”
矿工们居然也看报纸了矿上有阅览室,这是谢听话这类人从前想不到的地方,报纸来得也算是规律,一次从山外随补给运来几百份,谁都能去翻看,矿工们大多都看小说、笑话一栏,但也有人对时事新闻是很关心的。 “知道吗,听说,现在在鸡笼岛,正在试验爆破式开矿,我看了一下,说是以后就不用烧爆了,直接上药子,一炸就是几千斤,一组人一天至少就是两千多斤的量”
“当真啊哪来那么多药子呢”
“可不是呢,我看了也觉得玄乎,在井下开炸,别把咱们都炸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