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内政改制(2 / 2)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7981 字 2023-08-10

而司空则兼职新设立的民院院长,把将作大匠分配到他治下,相当于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管理建设、打造和户籍。

同时九卿的职能也进行了适当变化。

太常原本负责祭祀,掌宗庙礼仪,现在又增加一份职能,就是原本属于司徒的教化,相当于三省六部当中的礼部尚书以及后世的教育部部长,管国家祭祀权和全国教育事业。

卫尉原本是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现在改为刑事官员,相当于三省六部的刑部尚书以及后世公安部部长。

廷尉原本就是审判机构,所以职能不变,相当于大理寺和后世的最高法院。

光禄勋原本为负责宫门宿卫以及总领宫内事务的大臣,相当于大内总管,现在有领导都察院的职能,负责监督地方法制。

太仆是掌皇帝舆马和马政的官员,现在设置交通院,负责公路和水路建设,相当于交通部。

大鸿胪职责不变,相当于外交部。

少府职责强化,原本是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现在改为全国财政机构,负责皇室财产和国库财产,相当于财政部。

宗正职能不变,负责全国宗室管理,但也加强了对宗室的管辖权和人事变动权。

大司农削掉了财政职能,保留农业职能,依旧负责全国农业发展。

这就是目前陈暮对于内政方面的改革,虽然机构和后世共和国那么细分不能相比,但也初步有了唐朝三省六部的职能,完善了国家治理层面的问题,解决了原本三公九卿过于混乱的职能机构。

而这些仅仅只是内政,地方县令、郡守、州牧也都被分掉了手中大量的权力,兵权、财政、刑事,现在只留下民生治理的权力,他们的最高负责人就是皇帝。

刘备素来以民为本,所以民生治理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大事,各地是不是风调雨顺,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都是他关心的事情。

因此削掉了地方官员一些职能后,就让他们把重心都放到民生问题上,他们遇到问题就会上交到尚书台,由尚书令进行处置,实在处置不了,最后再交由皇帝处理。

至于兵权。

设立元帅府,增添军衔制度,元帅由皇帝兼任,掌管全国兵权。

元帅这个词在《左传》当中就由,但它当时并不是官职专用名词,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有些类似于都督这个临时职务。

现在正式设立元帅职,职能相当于从前的太尉和大将军,全国军事部队必须无条件服从元帅府的命令。

元帅之下,设立大将军军衔三名,分别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官秩为秩万石,稍次于三公,他们组成最高军事会议,帮助皇帝统领全国军事。

军衔制度其实早在春秋就已经存在,当时已经划分为将军、校尉、司马,对标的是后世将、校、尉三级。

只是这个军衔制度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重号将军、杂号将军、重号校尉、杂号校尉十分复杂,体系并不明朗,所以现在陈暮只是将这个制度由虚为实,将职权从模糊变得清晰。

在大将军之下,又设置九名上将军,前后左右中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在上将之下,设立十六名将军衔,分别为四征四镇四安四平。

将军衔之下,设立郎将军,最后就是偏将军。

同时校尉级、司马级也重新改制,将司马级官员取消,改为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

如果对标后世的话,元帅职务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将军相当于元帅,上将军相当于大将,将军相当于上将,郎将军相当于中将,偏将军相当于少将,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同理。

这样一来并不是新建立秩序,而是在原有的职务和官职名称上重新明确了职责划分。二来是把原本混乱的军制变得清晰,明确上下尊卑,以及命令管理。

除此之外,又设立军师部以及军务部,军师部不用多说,可以理解为参谋部,是军队长官的副手和战略战术布置者,其中军师又分为大将军军师,上将军军师,将军军师,郎将军军师以及偏将军军师,负责与军队长官共同商量战略战术。

军务部则是原来的军队协从机构,原来军队当中有主簿、曹吏、军粮官、军械官等等,这些人员安排也没有明确划分。所以现在统一归军务部,相当于后勤部门。

三名大将军由关羽、张飞、陈暮担任,九名上将军,分别为典韦、太史慈、臧霸、张辽、高顺、黄忠、赵云、牵招,以及化名徐正的徐荣。

这些人加入时间早,资历深,战功多,所以可以担任上将,都拥有独自领兵的权力。

而十六将军则没有独自领军的权力,目前有徐晃、管亥、武安国、韩浩、孙观、蔡阳、张燕等,资历和战功都不如上将军,但也基本都是从刘备讨董前后时期加入,颇有战功,因此可以胜任。

并且张燕还比较特殊,之前并没有参与过刘备军队,但因为带着几十万人口投靠,且之前就是朝廷的平难中郎将,如果降级会寒了众心,因此列入十六将之列。

至于郎将军和偏将军,便是原来那一批校尉,如徐和、司马俱、李波、管承、王丹、张饶、吴敦、尹礼、孙康、文谡、许褚、秦琪、罗颢、李兰等,资历和战功都比较浅,很多都是黄巾或者敌方降将,现在差不多升任将军。

如此就构成了军队体系。

至于沮授荀攸荀彧田丰等高级谋士,并没有加入军师部,让他们去军师部属于屈才,所以陈暮又重新改制了汉朝的郎官顾问体系,将原本的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侍中等皇帝顾问官员,进行了统筹规划。

设置内阁,增添内阁大臣,承旨出政,票拟本章,负责帮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对标的是明朝内阁以及清朝军机处,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统治。

包括陈暮沮授荀攸荀彧田丰等人,都是内阁大臣。将来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或许也会是。

这样一来,陈暮就完成了在名称不变的情况下,从汉朝制度到接近明清制度的飞跃改变,完成了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职权划分,同时三公九卿权力分明,再有内阁限制,然后由皇权统一管辖。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了一套高效率体系。

当然。

再完善的制度到后面肯定也会变差。

唐朝藩镇制度导致藩镇割据;宋朝打压武官制度导致武德衰败;明朝内阁制度导致后期官员党争扯皮不断,腐败横行;清朝军机制度导致皇权过大,军机大臣只需要讨好皇帝则权力通天。

所以从唐到清,都是一个制度不断进化的过程而已。

只不过汉朝制度实在太落后了,至少现在进行改制,效率和能力肯定会大大提升,远比当前情况要好得多。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制度本身就需要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至少后人已经摸索出了经验,唐朝三省六部制比汉朝三公九卿制要好,明清内阁和军机处更能加强皇权,自然需要时时变通。

所以陈暮现在改制,对于眼下的大汉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至于将来如果出现了宋明清那样的弊端问题,也是一两百年后的统治者要头痛的事情,现在便这样。

另外,陈暮也规定,告诫天下各官员,不要死抱着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说法,拿商鞅变法的例子告诉大家,一旦某个制度出现僵化,成为了祸害人民百姓的坏政,就必须马上进行改革。

而内阁最大的权力,就是拥有向皇帝提出改革的权力。

如此一来,陈暮从上到下,将朝廷变换一新。

各机构运转效率大大增强,内政方面,民生治理、农业耕种、修桥铺路、战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

军事方面,各将军各司其职,在三大将军的统筹之下,相互协作,明确上下等级。

同时军队数量、精锐变动、裁减人数和招募新兵,都有条不紊。

原本刘备大军数量一直不太明确,青州在征兵,洛阳也在征兵,经过合理统筹安排之后,由军务部裁撤大量老弱,安置田土,分配工作。

并且不断征召年轻精壮,进行训练,将军队数量维持在了三十万左右,筹建三大集团军,由三名大将负责管理,旗下又管辖着九名上将,号称九虎上将,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当然。

这一切从章武元年也就是一个开始,刚刚进行改制的时候稍微有些混乱,需要时间开始整顿,所以这对于陈暮以及整个内阁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