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谢陛下隆恩!”李谨行忍不住的跪了下来,他是粟末靺鞨族人,此番作战,皇帝没有将先斩后奏之权赐给儿子英王李显,也没有赐给向来聪慧果断、能力不俗、颇受帝后宠爱的年轻鸿胪寺少卿,而是赐给了自己,恩信之重,可见一斑。
loadAdv(7,3);
李谨行心中的感激一下子就汹涌了起来,神色激动。
“好了,爱卿起来吧。”李治赶紧抬手,感慨说道:“此番战事,洮河道一应所需,优先供应右领军卫大军。”
“臣等遵旨。”李绚和李显,还有李谨行同时拱手领命。
李治看向李绚,深吸一口气:“南昌王!”
“臣在!”李绚平静的稳步上前,拱手行礼。
“你办事向来稳妥,又目光敏锐,右领军卫大军进入高原之后,你全权负责洮河道行军所有一切后勤辎重的运输补给,相关人员若有渎职损军之行,即刻下狱,交三法司严处。”李治的神色冷冽起来,他苦心多年筹建的大军,不许出任何问题。
“臣遵旨。”李绚再度躬身。
“英王。”李治终于看向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儿臣在!”李显这个时候,挺胸抬头,上前拱手,终于肃然的像个大人一样。
“三郎,此番前往临洮,你负责祭祀,沟通三老,联系士子,安抚士卒,平日里行事少言多看,燕国公和南昌王都是你学习的榜样,他们二人的建言,你要好好去听,管束好你的手下,不要肆意乱来,搅扰地方……”李治还要继续说下去,一旁的武后终于忍不住的咳嗦了一声,现在真的是越说越离谱了。
李治转身看了武后一眼,无奈的说道:“他是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而且是兵凶战危,朕做父亲的,多嘱咐几句,难道还不成吗……好了,好了,朕就少说几句。”
李治神色肃然起来,说道:“三郎,此番前往临洮,这一路上,所见所闻,每三日写一封奏本到宫里来。”
“儿臣遵旨。”李显赶紧拱手,脸上虽然带着一丝苦涩,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有一种挪不动脚步的感觉。
李治点点头,转头看向李绚:“二十七郎,这一路上,你多督促他一日,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可以每三日写一封奏本上来。”
“臣遵旨。”李绚神色平静,沉重拱手。
这是早有之事,只是这一次不用经过东宫,多少让他有些意外。
李治侧身看了李贤一眼,然后看向一侧,说道:“上酒!”
一侧的内侍已经端着三个托盘,分别来到了李显,李绚和李谨行的身前,沉声说道:“太子,替朕敬酒。”
“喏!”李贤肃然的走到了李显,李绚和李谨行的身前,诚恳的挨个敬酒:“三郎,王叔,燕国公,此行珍重。”
“多谢殿下,多谢天后,多谢陛下。”三人端起酒杯,没有丝毫犹豫,就一饮而尽。
“此战,万胜。”
“大唐,万胜。”
……
渭河两岸,旌旗招展,兵马林立,刀枪森寒。
最先开拔的,是兰鄯道行军总管裴行俭麾下的左卫和右屯卫大军。
其次,是甘凉道行军总管刘审礼麾下的右领军卫和左威卫大军。
之后才是洮河道行军元帅李显麾下的右领军卫和右卫大军,沙肃道行军元帅李旦麾下的左卫和右武卫大军。
最后开拔的,是剑南道行军总管李孝逸麾下的左屯卫和右威卫大军。
“各道行军大军,大部已于半月之前,就已经布置前线,甚至有许多,本就驻防当地。”
渭河两岸大道之上,各路大军小半步卒乘船,大半步卒沿岸而行,押送粮草,剩下的骑兵则先行一步,井然有序。
李绚转身看向肃然的站在垂柳下,看着数万大军开拔,默然无语的李显,沉声说道:“此番出发的三万大军,多为补充和后援所用,洮州身处大军后方,但臣麾下的五千右卫士卒,有两千要部署在前方各个关卡隘口,燕国公但有公文,即刻就要调上前线,对于各处士卒所在,殿下当心中有数。”
李显认真的点头,眼前仅仅是三万大军,但铺张开来,已有无边无际的感觉,可就这,还只是补充后后援所用。
真正的百战精锐,早已等在边境前线,有的甚至已经突前百里去察查敌军动向,有的则在后方磨刀霍霍,就等主帅一声令下。
李显转头看向另外一侧:“姚师傅,兵部的行军时间和路线图拿来本王看一看。”
“喏!”姚令璋立刻从身上取出一本本章递给李显。
李显看了看上面,轻声说道:“五日之内,从长安赶到临洮,王叔,这个时间会不会有些太紧?”
从长安到临洮,路途遥远,五日内就要赶过去,这不是时间紧,而是疯了。
“兵贵神速。”李绚神色淡漠,轻声说道:“后勤辎重,由船只运送后到,步骑缓慢,拖后护送粮草而行,前军骑兵,若是急速行军,不到三日就能杀到临洮,勿论沿途州县已经备好帐篷和饮食,殿下就当吃此苦吧。”
李绚嘴角露出来幸灾乐祸的笑意,但神色随即就肃然起来。
吐蕃骑兵能够三日就从高原杀到长安,但大唐的骑兵从长安出发,即便是快速行军,沿途安排妥当,也需要五日才能抵达临洮,双方的实力差距,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这一战,将会很难的。
皇帝派李显,五日内骑兵赶往临洮,不知道多少人会被惊骇若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