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点头赞同,补充道:“怀仁再从北衙禁军、亲卫调些许旧部。”
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李善刚刚立下救驾大功的情况下,将张仲坚从灵州道行军副总管的位置上撤下来,显然是不合适的,只能增强张仲坚对部下的掌控力度……只不过这话需要李世民开口,李渊是不太好说的。
李世民一直在考虑如何与李渊相处,而反过来,李渊也不得不考虑如何与李世民相处……这是个相互试探,也相互依偎的过程。
“朕有意召回西河郡公。”李渊琢磨了会儿,“以二郎所见,何人堪出任灵州道行军长史?”
李善略为有些意外,温彦博要回京了。
李世民也有些愕然,想了会儿道:“黄门侍郎唐俭可否?”
“唐俭性情端谨,但却知进退,明得失。”李渊点点头,“那便是唐俭,温彦博回京调任民部尚书,以确保粮草无虞。”
李世民正色应了声,大战将起,备战中粮草是重中之重,调配各地粮草是民部的职责,在这时候民部不可由东宫操控……如今的民部尚书是太子左庶子郑善果。
虽然郑善果在去年天台山一战后有疏远太子之像,而且还曾经通过侄儿天策府大将郑仁泰向秦王示好,但如今在外人看来,依旧是东宫一脉。
“杨恭仁卸任兼任的吏部尚书,由郑善果接任。”李渊显然是盘算好了的,“二郎,房玄龄、杜如晦、凌敬三人,何人堪出任吏部侍郎?”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房玄龄多有举荐英杰。”
“那便是房玄龄了。”李渊继续道:“薛元敬出任中书侍郎。”
李善又有些出神,李渊对三省六部做出的人事调整,基本上都是秦王得利,温彦博还能勉强算是中立的,但唐俭、房玄龄、薛元敬全都是李世民的心腹幕僚,而且都兼任天策府的属官。
虽然郑善果出任吏部尚书,但上面有个尚书令李世民,…郑善果哪里能有一丝半点的实权。
如今三省之中,中书省两位宰辅杨恭仁是中立的,萧瑀已经是秦王一脉,的记室参军事兼十八学士之一的薛元敬。
门下省的江国公陈叔达已然是摆明阵脚投向秦王,。
尚书省更不用说了,李世民亲自出任尚书令,足以压得住
李渊、李世民也数次询问,但李善很乖巧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心里想,裴世矩还有时间吗?
得到大量补充的张仲坚,李世绩亲自坐镇朔州,李靖把守延州道,正在秋收时候,粮草无虞,突厥实在很难讨到什么便宜。
只要不出什么雁门关被破,原州失守,卢子关被攻陷这样的惨败,现在都已经八月下旬了,突厥不可能长时间作战,等他们退去,李渊就要着手废太子了。
李善心想,如果裴世矩要有动作,就必须在突厥退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