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本来已经奄奄一息,听到朱元璋的叫喊,动了一下。
他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力,直接从地上爬起来:
“陛下,饶命……”
面对朱元璋,他歇斯底里的哭出声来,大声求饶。
老朱冷冷地看着他,并没有一丝同情的意思。
他挥挥手,让高见贤等人离开,周围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朕本来很信任你,但朕是真没想到,你竟然敢在下边做下如此丧良心之事……
朕今日来给你送行,是想问一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杨宪安静下来,抬起头,冷笑:
“有什么这么想的,自古以来,哪个官员不是这么做的?
你朱家人吃肉,就不许我喝口汤?
大家跟着你卖命,现在天下太平了,你给的三瓜两枣能做什么?
李善长他们还能指望封侯,我杨宪有什么?”
知道自己是必死的,杨宪也豁出去了,死死盯着朱元璋。
“陛下,还记得我弟弟吗?
这是你欠我的……欠我们杨家的!
从我弟弟那件事发生起,我就知道你是凉薄之人。
李善长固然可恶,你朱元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自古以来,君王以士大夫公天下,可你成为君王之后,却把吾等视如寇仇。
难怪张昶心怀前朝,比起蒙古人,你朱元璋太狠了……”
杨宪的声音越发疯狂,老朱反而显得十分冷静。
他站在那里,低头沉思。
旋即抬起头说:
“朕知道了!”
知道什么?
老朱没有明说,杨宪愣住。
“尔,确实是喂不熟的狼!
杨宪,你只求速死,所以故意激怒朕?
但是,朕不会让你死得这么轻松。”
老朱转身,不再理会杨宪,只是高见贤迎过来的时候,朱元璋说了剥皮萱草四个字。
杨宪的那些愤慨,在闻得之后,登屁滚尿流。
“陛下,饶命……”
接下来的哭喊声,已经无所谓了。
老朱在刑部大牢中游走,将所有的供状拿出来,越发恼怒。
“那小子说的体面,朕给了,
奈何人心不足,尔等也是死有余辜!”
凌说和高见贤陪着皇帝走出大牢,皇帝扬长而去。
他们二人面面面相觑,也不知道皇帝来这一趟究竟是看杨宪,还是看他们自己?
老朱亲自去了一趟刑部的消息,不胫而走。
中午,就传来检校将杨宪剥皮萱草的消息。
所谓剥皮萱草,就是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人袋,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
第二日上朝的之前,百官已经有幸看见填充了稻草的杨宪挂在刑部大门门口。
路过的官员,无不胆战心惊。
大明的皇帝终究还是和蒙古人不同,许多官员,心里拔凉拔凉……
相比起前朝,当今这位皇帝太难伺候了。
“蒙古人统治中原近百年,却不曾真正用心统治过江山!
比起朕这个汉人皇帝,外边那些人,大抵是更喜欢蒙古皇帝的!
蒙古人虽然将人分成四等,可却给与他们实实在在的权力……”
还不到上朝的时候,太子与皇帝已经提前在奉天殿一个偏厅候着。
外边的熙熙攘攘,议论纷纷,朱元璋和朱标都听在耳中。
百官大概也是第一次看到皇帝对反贪的决心。
一个朝廷的宰相,说没了就没了。
一时间人人自危。
“蒙古人放任不管的百年,是地方势力盘根接错,逐渐壮大的百年!
咱造反的时候,蒙古朝廷的军队,早就腐败不堪了,可察罕帖木儿乡兵,却挡住了我们的军队。
由此可知,这地方的实力,可怕到什么程度?
北方还好……
咱们的军队杀过去,那些人也灰飞烟灭了。
可是这南方,可是还有不少私兵,这些人的存在,让朕寝食难安!
在这件事上,下边那些人吗,跟朕不是一条心……
所以,你也别觉得朕做事,太过偏激!”
官员来得差不多了,也该是上朝的时候。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让他跟自己一起。
此时,奉天殿。
该来的官员都来了。
不过百官的脸色十分复杂,是又轻松,又难受。
轻松是因为随着杨宪的死亡,海盗案和杨宪案应该告一段落了。
可是路过刑部大门口的时候,杨宪那张填充了稻草的人皮,让他们实在高兴不起来。
朱元璋对于反腐的决心,远超出这些人的承受能力。
包括李善长等人……
大家拼了命,才有了站在这里的机会。
升官发财,这是自古以来众人朴素而自然的愿望。
杨宪案让他们知道,朱元璋对覆盖的容忍度。
这意味着,朝廷中的每个人,在行事的时候,都要想想后果。
“皇帝驾到!”
“臣等,参见陛下!”
朱元璋落座,百官朝拜,新的一天开始。
老朱的目光划过群臣,落在一个许久不见的身影上。
“胡爱卿,你的身子可曾恢复一些?”
胡惟庸被皇帝点名,赶紧道:
“陛下,臣已经无碍了,多谢陛下关心!”
“好!”
朱元璋道:
“国家正是用人之时,爱卿保重身体!”
君臣二人只是随口聊了几句,朝堂中的老狐狸们面面相觑,他们能看出朱元璋对胡惟庸表现出来的善意。
寒暄过后,李善长想了一下,走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说!”
得朱元璋准许,李善长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腹稿说出来:
“陛下,这杨宪已经正法,海盗案也告一段落!
臣觉得,高见贤等也应当早日和刑部交接,将案子转给大理寺和刑部!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三司审案,乃是有法可依!
陛下用检校行审查之权,乃是事急从权,不宜提倡!
臣恳请陛下,收回检校的权力!”
李善长噗通跪下,朱元璋面色一沉。
这李善长可真会找机会呀。
此时,刘伯温也站出来:
“陛下,李相说得有道理,臣附议!”
刘伯温和李善长这两个老对手难得一起反对一件事。
其他官员也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