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玄武军,玄武大炮首秀(1 / 2)

倭寇们确实被明军给打傻了。

主要是在他们的情报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会出现一批明军。

他们是盗匪,不是军队。

欺软怕硬,欺凌弱小才是他们的底色。

如果知道明军有主力在,他们压根不会出现在海岸线上。

只是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如今也只能艰难逃走。

只是在溃逃的时候,海盗的本质让他们和正规军的差距越发巨大。

没有人断后,乱成一锅粥。

这越发使得战场变成大明军队一边倒的屠杀。

凌说带着检校远远看着,他们将自己所见所得,由后边的人变成初步的记录。

不过,将倭寇说得一无是处,也不见得。

尤其是那些日本浪人,他们被逼到绝境之后,确实敢拼命。

但个人的武勇,和军队的效率比起来,压根就不是一个层次。

他们的不甘,最后也只能化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凌说越是往前走,也是能感受到这次倭寇的来人很多。

从一开始的三千人,到后来纠正五千人。

但明军一路杀下来,他心中对此的判断还要更多。

“大人,恐怕陛下留下来的饵料,把附近的海盗都给吸引过来了……”

一位检校,看着满地的尸体,忍不住嘟囔。

凌说点头,这很有可能。

就算海上有五六千人的势力,但也绝不会有人敢五六千都送到岸上来。

不管是海盗还是汉民,还是方国珍张士诚的余孽,都没有这种实力。

惟有许多人一起合作,大概才会有如此的声势。

“陛下,恐怕钓了一条大鱼!”

朱元璋对海盗的预估也是不足的。

在一个三千倭寇能轻松攻下一座县城的沿海,出现五千海盗。

而在追杀的过程中,发下还不止五千。

明军能追杀这些人,全靠军队的素养和战士的武勇。

但明显,皇帝安排的军队,可以胜,却不能全部歼灭这些人。

清明前夕,血雨纷飞。

从胶州到海边,倭寇们留下了无数的尸体。

只是终究有些人,在同伴的尸体掩护下,退回到海边。

当他们爬上船的时候,许多人发出兴奋的叫喊。

“八嘎呀路……”

那些日本浪人手忙脚乱的拉起海上的锚,也不管还还没上岸的同伴了。

甚至,有些同伴爬上船,他们嫌碍事,一脚给踢下去。

终于船在千钧一发之际启动,一条条船只,越走越远。

那些日本浪人劫后余生之余,还回头,朝着岸上的明军射箭。

箭雨不分敌我,大部分落在还没上岸的倭寇身上,又留下不少人。

“陛下低估了这次袭击胶州的倭寇了,关是上船和原本留守的倭寇,不下两千人……

留在岸边的,也不少于一千……

还有那些留在路上,被我军俘虏的!

这次来的人,不会低于七千人。”

七千人!

凌说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众人倒吸一口气。

莫看中原的北伐战争,动辄十几几十万人。

面对大都,太原这种军事重镇,确实需要人数去堆出一个胜利。

如果只是劫掠,如果只是面对腹地的城池。

七千人,可以把山东很多地方,好好的洗劫一遍。

“可惜了,终究还是跑了两三千人,但不管如何,这次算得上大捷!

好好给我记录下来,回头给陛下参考!

记住,陛下要求咱们有什么说什么,切记用华丽的辞藻和废话去搪塞陛下!

这是我们检校的本分!”

凌说带来的许多人,都是负责记录的文书。

作为大明最贴近皇帝的情报部门,他们的工作方式也和其他人不一样。

不少人拿出来的笔是硬笔,在纸上飞速的记录现场的一切,他们的记录方式,也是朱元璋和朱标在长期和张异聊天的时候总结出来的板式。

拒绝废话,且多人去记录同一件事。

将真相尽可能的还原,是皇帝让检校成为自己耳目的意义。

就在众人可惜还有几千倭寇跑掉的时候。

突然有检校大喊:

“凌大人,您看……”

顺着对方指去的方向,岸上苟延残喘的浪人和明军也发现了。

就在那些海盗退走的后方,一支船队出现。

为首的大船,上边飘着大明的军旗。

还有一副玄武字样的旗帜,表明着他们的身份。

“是我大明的军队!”

凌说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再次燥热起来。

他失去上位者的镇定,带着颤音惊呼道。

“是我大明军!”

“我大明水军!”

岸上的人,从明军,倭寇,到还残存下来的百姓,纷纷惊叫。

那些已经跑到海上的倭寇,也发现了这支埋伏的船队。

“射!”

玄武军的主船上,是章溢之子章存道。

在他一声令下,那些早就准备好的,带着火油的箭矢飞向倭寇的船只。

倭寇们劫后余生的喜悦,瞬间被惊恐替代,他们在岸上被埋伏他们理解,为什么海上也会出现明军的队伍。

猝不及防之下,许多倭寇和海盗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死在第一波箭雨之下。

其他人想到要转向的时候,大明的军船已经靠近。

倭寇的船,大多是小船。

许多船子在主舰的的撞击下,自己给沉了。

那些稍微大一点的船只,被玄武军的船只靠近之后,

钩索,弩箭,还有爬上敌船的大名士兵,开始新一轮的屠杀。

“这是我大明的水军!”

凌说乐疯了,他指着远处大军船,兴奋大叫。

我大明……军……

王县令,也带着他的民兵杀到海岸线上,他身后的民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多了一些。

这些人,都是胶州的百姓,

许多人身上的血迹未干。

他们看着地上倭寇和明军的尸体,又望向远处的海战。

许多老百姓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丝丝感动的情绪。

在人命贱如狗的时代,终于有一支军队,愿意保护他们了吗。

“是俺们的军队!”

“是朝廷的天兵……”

胜利带来的喜悦,终归感动了一些人。

有些人想起自己死去的家人,崩溃大哭。

“朝廷的军队,来的太晚了……”

有些人,就如凌说一般,为海上的水军自豪不易。

我们大明,我们的军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