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潜意识(1 / 2)

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潜意识

后怕?

朱标想过许多可能,却没有想过皇帝会说出怕字?

朱元璋拿起茶杯,品了一口茶,淡淡道:“朕是庆幸,这南北榜一事,张异提前告诉朕!

以前朕决定推动南北榜的时候,尚且看不清这件事的重要性。

朕想要当那千古一帝,想要弥合南北,但朕从来不觉得这件事很迫切。

朕估摸着,就算多几年少几年其实也行。

只是听说了寒冷期的事,才真正让朕感觉到,这老天爷的可怕。

沧海桑田,时局变化,原来老天爷终究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操弄一切。

朕在想,如果寒冷期的事情是真的,那么迁都北地是必然的结果,可是如果迁都北地,却有一个隐患必须解决。”

“父皇,是什么?”

“权和钱。”

朱元璋道:“寒冷期引发的游牧民族入侵,咱们大明需要长期陈兵北境,抵御外敌。然,如果君王离军队太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边军尾大不掉的局面。

若是想控制这个局面,将都城安置在北方,国都在北方,可以节制边军。”

朱标点头,张异刚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自己明明也听了,为什么却没有听出别的什么事?

老朱知道他没想明白,继续说:“可张异也说过,随着寒冷期的到来,华夏的龙气在南方。南方才是天下的经济重心。

这北和南,分别代表兵权和财权。

如果大明定都北方,天下是稳住了,但又远离财富。

南方那些人,对朕的恨意可是不低。朕从登基以来,一直也注意平衡朝廷中的局势。

你真以为,刘伯温和李善长的争斗,朕是看不见?

帝王心术啊,重的就是平衡。

可朕失策在于,朕看到了党争的平衡,也看到了功臣和南方士子之间的平衡!

可这些人,都是来自南方!

朕唯独忘了南北之间的平衡!可这恰恰是未来最需要的东西!

朝廷远离南方,如果还任由朝中南人做大,没有制衡……

未来发展起来,这局势恐怕就是朕来处理,都要难上加难!

所以朕刚才思索了许久,这南北榜之策,其实就是为朕将这个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在张异提起南北弥合之前,朱元璋也许本能尝试做这件事,可是他做得并不好,所以才会有原来的南北榜案。

只是张异提点之后,以朱元璋的政治智慧,他推演出这些隐患会造成多大的麻烦,其实不难。

朱标听得半懂不懂,老朱也没有为难他。

身为太子,他已经做得足够好,却还是不算成熟。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跟张异一般!

“父皇,您真想迁都大都了吗?”

朱元璋摇摇头:

“还没定,朕准备回头,去北方走一走!

今年本来想再去开封看一看,却被各种事耽搁了,如今想来,已经不用去了!

不过既然张异说大都,那朕就去大都看一看!”

“父皇,万金之躯,岂可涉险!”

朱标闻言大吃一惊,想要阻止朱元璋。

皇帝前往开封没事,因为那早就是大明军队打下并控制的地方。

可是大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就算拿下大都,元军依然拥有很强大的军力,随时可以反扑。

这是以身涉险。

“放心吧,朕好歹也领了这么多年的兵,不是鲁莽之人……

朕只想想去看看,这大明的处境是否真如张异所言之难!

如果难……这老天非要给朕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朕也要用手里的剑,给你们这些后辈砍出一条康庄大道!

这天不庇佑大明,朕逆天而行又如何?”

朱元璋说到此处,一腔豪情壮志,再不掩饰。

朱标眼中全是崇拜紫色,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在战场上厮杀,浑身浴血,却将他高高举起的父亲。

“儿臣愿随父皇前往,用脚丈量我大明的河山!”

老朱闻言笑,他正想说些什么,此时张异已经从外边跑回来。

“叔叔,我让邓师兄去陈记买点烧鹅,再配点酒水,您看可行?”

朱元璋父子对视一眼,直觉停止了正在聊天的内容。

老朱哈哈大笑:

“可行,可行,你坐下吧!”

“对了,我听说伱这《算学十二册》如今已经在各州府刊印,我在外地也能看到学子们去抢着买教材的消息!

易先生,如今你张异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但就是可惜,皇帝不公布你的名字!”

张异嘿嘿笑:

“不公布名字才好,这种虚名要他作甚!

若那些读书人知道《算学十二册》出自龙虎山,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能把事情推下去就行,

修道人当虚怀若谷,深藏功名……”

见张异自吹自擂,朱家父子露出鄙夷的表情。

张异自己吹不下去,自己捧着肚子笑,朱家父子莞尔,跟着笑起来。

“其实吧,赚钱才是王道!

可惜叔叔不干书行的买卖,小子我只能去找别人谈生意……”

张异并不拿老朱当外人,他将自己跟孔讷和陈珂合作的事情说出去。

朱标父子虽然知道,却也暗自咋舌。

这小家伙的套路是一套一套的,孔讷那点城府被张异卖了都不知道。

不过对于张异执着于出书卖钱,老朱也有点兴趣。

他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

书商严格来说,也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生意,因为天下识字的人终究是少数的缘故,

其实它的消费群体是有限的。

加上书籍的定价太贵,老朱很怀疑张异是不是会空欢喜一场!

不过见他如此兴致勃勃,他们也不会去泼冷水。

“买教辅,卖卷子,这可是个刚需市场,叔叔你别不信,我今年靠这个起码能赚几千两银子!五千两应该有……”

几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明初粮食很贵,按照市价一两银子目前可以购买二石粮食。

也就是说,张异有信心今年可以赚到将近一万石粮食?

“我不信……”

朱元璋打击了张异一下,问:

“赚钱的路子这么多,你怎么就热心去做这件事?说起赚钱,靠写书能赚到的钱,终究是少数……”

“因为我小时候就有一个梦想……”

“什么梦想?”

“考哭天下考生……”

朱标和朱元璋一愣,旋即才明白张异是在开玩笑,登时哭笑不得。

“叔叔说这不是一门好生意,其实我觉得这门生意可不得了……

要不是我不能直接出来做买卖,我肯定要当书商。叔叔莫小百~万\小!说商的能量!

如果运作得好,这些家伙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清名,可让人名留青史,也可以让人遗臭万年!”

朱元璋本想转开这个话题,一听他直接来劲了。

“细说!”

张异想了一下,说:

“笔杆子是能杀人的,那些读书人报复起人来,也是阴狠无比!

他们报复人最常用的手段,自然是利用自己垄断文化传播的权力,用笔杆子杀人……

而这些家伙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自己的书造谣……

譬如憎恨皇帝的,等皇帝走了出本书,故意给皇帝编造点段子,这很正常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