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那隔热手套也不好使,被火箭发动机尾焰连续喷射、不断炙烤的发射架温度甚至比连续开火的炮闩温度还高。先前就有战士在拆卸高温发射架的过程中不甚挨到,隔着衣服的整条胳膊接触面瞬间烫地嗤嗤冒烟,眼见那一大块肉是要不得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的马拉申科在反馈中顺带提了一嘴这事,想看看科京有没有啥办法能解决。
没成想科京的解决办法简单且暴力,非常直接。
发射架滚烫是不是?
那不挨着发射架进行再装填不就行了?直接把整个发射箱卸下来,也省的再去把发射架对准发射箱还要手扶瞄准,一路吊车吊着不说还得再用手托着往进装了。原本两个分离式发射架的两次装填工作,也能缩减为整个发射箱替换装填的一次性完成,确实也缩短了装填流程、等同于增加了战斗效率。
想法是挺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个必要条件。
必须要有重型化的机动野战起吊设备支持,才能够完成有一定装甲防护、重量着实不轻、比重型坦克的炮塔重量也差不到哪儿去的发射箱体拆卸和再安装。
换言之,一般的轮式卡车底盘小吊车,根本就吊不起来这么大还这么重的玩意儿。
这就好比后世二十一世纪的施工工地,你开着10吨的小吊车去吊20吨的混凝土预制件,这要能吊得起来、不把你吊车当场掀翻才叫鬼事。
这就意味着正式定型版的toS-1不是单一的装备,而是一种成体系的装备,是整个装备体系当中的火力战斗部分、仅此而已。
只有toS-1的话你还不足以让整个装备体系运作起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功效,还得有配套的后勤保障装备支持才行,也就是足够重型化、拥有大吨位起吊能力的重型机动起吊设备。
这种高规格化、成体系的玩意儿,一般的红军野战部队里还真没有。
但领袖师不一样,科京可是早就知道马拉申科手里捏着一批用IS2底盘改装的,奢侈到过分的履带式重型起吊车辆。
这东西按照马拉申科原本的设计构想,那是拿来起吊坦克炮塔和发动机等重量级整件,进行野战维修用的。
但在科京构想出的装备体系里,这东西还能干点别的,既然能轻松给“预售版”的toS-1更换发射架,那吊装“正式发售版”toS-1的整个发射箱体理论上也是可以的。毕竟马拉申科先前曾提到过,故障的toS-1发射箱体曾经用IS2重型吊车卸下来过进行维修。
现在只是把“维修”这个目的换成了“装填弹药”而已,整个操作流程其实是不变的。只要马拉申科手中有多余备用的、已经进行了预装填弹药的发射箱,那么此种操作流程下不论是发射架过热的问题、亦或是缩短装填时间的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是根据马拉申科的实战反馈做出的最直接改进,对应了“前线部队需要什么、觉得哪里不好,后方军工团队就着手针对性改进什么”,可不是一堆纸上谈兵的设计人员对着图纸瞎画一通,然后拿着这天马行空的图纸钻进生产车间敲敲打打就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