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2章 乌龟壳大战狼牙棒
战壕外,一辆辆巨大的ISU-152A正在向着阿尔西姆一行人所在的方向极速靠近。
来自IS6同款车体底盘的加持带给了这些体型硕大的ISU152A,和自身庞然体型完全不相称的惊人机动性。
IS6不愧是被马拉申科称之为“同时期全球范围内综合考量最优秀的神车”。
它不但相对便于生产,采用一体浇筑的铸造式炮塔,与大块钢板切割焊接而成的棱角分明车体,并且整个车体底盘的构型完全可以用简单来形容,就几块大钢板简单地堆个倾角防御外形然后“咔咔咔”地往上一焊,车体底盘就这么搞定完成了。
完全不用去考虑作为高端车诞生的IS7车体底盘箭簇型首上焊接困难的问题,省事儿省到了极致,将自身的“大规模量产型主力坦克”的定位摆得很正。
既有历史中导致其下马流产的动力系统问题,在这条时间线里也因为马拉申科这个穿越者的介入干预而变得不复存在。
什么?你说电传系统不靠谱?想了很多办法都没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那我干嘛要解决它?
既然不好用,那我不用不就完事了?
我有现成可靠的机械传动系统,我干嘛要放着不用去玩什么花里胡哨的电传动设计?被德国佬带进坑里的感觉很爽吗?走我苏维埃自己的路,管它德国佬作甚?
动力系统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摘掉了困扰IS6项目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
本质上来说,IS6身上你几乎找不到任何的创新突破。
研发能力没有突破、工艺工法没有突破、设计理念上没有突破、防护材料上没有突破、就连最至关重要的火力上也没有任何可以被称之为是“突破”的东西。
但把一堆看似毫无突破和新意的玩意儿攒在一起,通过新的设计方案,使之成为一辆对比前代车型有战力质变的强大新坦克,这其实正是苏联军工最强大的拿手绝活和传统艺能:整合能力。
一种即便是放在往后几十年的冷战时期,都绝对无人能比的世界之最整合能力。
作为IS6的直接衍生物与变种车,ISU-152A毫无疑问继承了来自IS6车体底盘的所有优点,完全实现了可靠的防护性与强大的机动性二者并存。
如果拿评价一辆坦克的三要素标准来看,ISU-152A唯一需要考虑和衡量的要素就只剩下火力这一项。
但说起火力......
看看那152神教,汉斯,你难道不觉得这非常地正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