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战斗发生在这里还有这里,分别是高地下运河大桥和这一大片沼泽沟壑。”
“前者为什么难打,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高地上的德军炮火不停地轰击这里,我们的炮兵再不断予以炮反压制,双方不是正在炮战就是马上进行下一轮炮战,夺下运河大桥的部队几乎是顶着炮火强硬冲过去的,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最主要的是严重拖慢了我们的攻击速度。”
“而后者应该就是领袖师先前没有被投入战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片烂泥地的沟壑沼泽严重限制大兵团多兵种协同部队的推进。坦克因为越野通过性强,其实情况还好,受地形影响最小。”
“主要的问题在于协同配合坦克的部队,步兵和汽车、牵引式火炮的前进速度被极大地拖慢了,很多都深陷泥浆地在跟烂泥战斗,缺乏兵种配合严重限制了坦克部队战斗力的发挥,所以部队进攻地非常艰难。
“打了整整一天,炮火和空袭全都用上,但一整天下来也只前进了8公里、进展最慢的地段甚至只前进了5公里,也难怪司令员同志发火。”
“不过好在,通往泽洛高地脚下的进攻通路已经彻底打通。崔可夫的部队已经拿下了最外围的两道高地脚下防线,正准备对高地坡腰上易守难攻的第三道防线发起冲击,在做进攻准备。”
“单就整个战场形势和流程来说,没有比现在更适合领袖师投入战斗的时候了,在其它时候投入战斗只会收效更低,伤亡损失和回报更令人难以接受。司令员同志明确提醒过我们,领袖师是一定要紧接着参加接下来对柏林攻城战的,所以此战绝不能有太大的伤亡,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让伱坐冷板凳的原因了吗?”
确实能更理解朱可夫为什么这么做的马拉申科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接过话语权开口,政委同志那样子很明显是还有话要说。
“我们的任务就是协助崔可夫的部队,拿下通往高地顶峰的第三道防线,然后继续向上进攻,直至彻底肃清残敌、将德国佬彻底赶下高地为止。”
“虽说是协同,但我们担负的是主攻任务。预计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艰难,越往高地深处突破、敌人的抵抗就会越疯狂,直到他们彻底崩溃。这就是你一直期待的硬仗,能让领袖师完全发挥100%战斗能量的时刻。”
马拉申科能从空气中嗅到大战在即的火药气息,通往泽洛高地的完整前进通路已经被打开,友军部队用艰苦卓绝的战斗牺牲,开辟出了能让领袖师一路畅通无阻、直捣黄龙的决战之路,这就是马拉申科所期待的终极时刻前奏曲。
在最终的行动开始前,马拉申科还有最后一问。
“我们有什么支援吗?元帅没在电话里告诉我说有什么样的支援,我想总该不会是没有吧?你这里总该知道的比我多。”
马拉申科猜得没错,有些话确实是不方便在电话里长篇大论,进而转化为了书面文件,政委同志接下来的话给出了马拉申科以答案。
“一个新组建的远程重型轰炸机师,最新式的装备,这是他们的首战测试。”
“他们将担负轰炸支援任务,将天火撒到那些盘踞在光秃秃高地顶上的德国佬头顶,毁灭巨大量的防御工事、抵抗、肉体、还有士气。整个红军航空兵部队里最重型的火力,一定能把那些德国佬全部送上天去,也是你当初给那些美国佬和英国佬上课换来的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