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威力这个东西,严格来说对于自己人的效果和对于敌人的效果其实都是一样的,装填在战斗部里的高能炸药可不会管你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只要爆炸声一响,杀伤半径内该死的死、该残的残,绝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而有例外情况。
所以这看似对德棍威力巨大的310毫米重型火箭弹,要是搁友军阵列里轰然殉爆,马拉申科估计一声巨响之后带走一个班的人那都是至少, 要是再倒霉点指不定还得炸死炸伤多少,16发310毫米重型火箭弹一齐殉爆的威力确实是无法想象。
“没错,牺牲一点机动性来增加必要的装甲防护确实是值得的。我从不觉得用裸奔的防护来换取更高的机动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我们需要在火力、防护还有机动性三要素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来取舍,这才是最佳选择。”
眼见马拉申科能够对略微增加的重量报以理解,并支持额外的装甲防护敷设。
在toS-1项目上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的安德烈也是当即一笑,能收获来自马拉申科的肯定就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结果。
“谢谢您的肯定,将军同志,这是我还有整个设计团队的荣幸,我们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toS-1固然是本次装备交付的主角,但随车同期运抵的重装备里也不仅仅只有toS-1这么一款,马拉申科很快便在安德烈递过来的装备移交接收清单上,看到了同样值得为之欣喜的东西。
“嗯?还有9辆IS7?要是我没记错的话这东西应该还没正式定型投产,况且她难道不是在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厂诞生吗?怎么会从你们那儿运过来?”
清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有9辆IS7重型坦克一并移交,这令马拉申科感到有些费解,但确实也为之高兴不假。
马拉申科确实按照当初和沙什穆林的约定,在IS7投入实战那场战斗的当天晚上,就将白天战斗中的感受和心得经验总结在册写了下来, 而后紧接着便投了封航空邮件,从战火最前线给列宁格勒邮了过去。
算起来从邮件发出到现在也确实有段日子了, 马拉申科当然也确信沙什穆林应当收到了自己的实战反馈报告,开始针对一些已经发现的小问题着手进行改进。
不过能这么快就把又一批的IS7交过来, 而且还是从科京那边发货而不是沙什穆林那边,这倒确实是让马拉申科感到很是意外,并且急于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也是能理解马拉申科的疑惑点何在的情况下,安德烈这边几乎是没怎么多做思考便应声开口。
“IS7的建造研发工作确实是沙什穆林同志在基洛夫厂主持的不假,但您也知道,将军同志,沙什穆林同志毕竟是我们局出身的。就算到了列宁格勒、去主持基洛夫厂的工作,也依旧和老家这边保持着密切联系,IS7的设计工作其实也有科京同志的建议和思路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