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冰镇番茄(2 / 2)

康熙哦了一声,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丁税数额固定,对于乡绅土豪来说,一顿饭钱而已,对于平头百姓来说,确实数月甚至于半年的收入。”郭宜说道,“倘若有浮税,只怕也是来自普通人身上吧。”

康熙顿了顿,他道“数日前,户部上了道折子,奏浒墅关监督桑额溢徵银二万一千余两。”

“这监守自盗”郭宜下意识地说道。

康熙道“原本设计榷关是稽查其中贪腐作弊,然则桑额却私封便民桥,骚扰伤害过往的商人与百姓,倒是失其本意了。”

他又道“朕已经命令户部严格约束,日后再有榷官额外收税,定要严惩不贷。”

“税收一事,纵使规矩定得再多再完善,从上到下,总会层层加码。”郭宜说道,这事儿历朝历代都有,又不是清朝独有。

瞧着康熙的神色不虞,郭宜继续说道“所以朝廷定要把控好,随时抽查,若有徇私舞弊之人,必须严惩不贷,毕竟税收乃是国之根本,于赋税一事上弄虚作假,其心可诛也。”

“你说的抽查倒是个好主意,如今实行三联票,一联在百姓手中,一联交于差衙,还有一联存于州县。”康熙说道。

“若是抽查最好还是朝中之人前去,以免下面的人糊弄。”郭宜说道,地方官场人情味过于浓郁,说是一手遮天也不为过,没有中央这只强有力的大手拨云见日,很难重现光明。

康熙点头,将宜妃的话记在了心上,又道“如今流民日益增长,与此也大有关系,你说朕要是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如何”

听到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新政策,郭宜的内心万分激动,她这是见证了奇迹的产生吗

要说如何她是举双手赞成这件事,就是郭宜环顾了一圈这个并不豪华的马车,“永不加赋”这种大事不应该在乾清宫里,灯火通明的大殿中,在诸位大臣注视下,缓缓说出来吗

这个昏暗摇晃的小马车是不是有点太寒酸了,还是说历史上的重大决定都是暗戳戳悄咪咪地决定的

“赋税一事,臣妾拿不准,不过若是能减轻百姓的负担,想必也是喜闻乐见的事情。”郭宜说道。

康熙说这话也是有些底气的,去年年底,他同户部算了账,人丁税固然多,收税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隐瞒人口,二是士绅免税等等都阻碍了丁税的收取,按照李光地先前暗中调查的消息来推断,人丁税真正收取上不到一半。

加上去年的商业贸易的发展,人丁税的涨幅几乎微不可闻,今日听闻流民一事之后,他这才有此想法。

“兹事体大,皇上不若同户部再商议一番,若是能成,天下百姓恐怕都要感激涕零。”郭宜笑着说道,如果不收人丁税,百姓的负担会轻许多,这也算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康熙定下心,决定明日就召集户部商议此事,一是为了人丁税,而是为了税收核查。

理想实现的过程中总是有太多的阻碍,康熙的提议遭到了不少人反对,倒也有不少人支持,双方僵持了大半个月,最终还是康熙力排众议,拍板定下。

不过事情虽定下来了,但是实施却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首先要修改赋税全书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建议,下发至各州县,由州县负责向百姓宣扬此事,到了明年才能正式施行。

与之相关的“大清律例”中关于赋税之事的规定,也都要修改。

此非一日两日便可完成,不过眼下倒是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趁着上忙刚刚结束,康熙从户部和吏部抽了几个人组织起来,以张士甄为巡察使,查江宁地区、湖广地区、四川地区、山西地区合计二十七县的税收情况。

所谓“上忙”也是二到四月间,此为上半年征收税收的时间,五六七月则为农忙,八到十月则为下忙。

听着康熙细细说来,郭宜连连点头,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近来康熙在政事上颇有雷厉风行之态,虽依旧讲究“仁政”“德政”,但大事上利落了许多。

“听来都是好消息,皇上怎么还愁眉不展”郭宜问道。

“你可知道平郡王一事”康熙问道。

说到平郡王,郭宜还真晓得,毕竟她才和贵妃一众八卦过了,事情很简单,平郡王纳尔都暴行,打死了无罪百姓,还将前来劝架的兄弟也揍骨折了。

这事儿闹得还挺大,毕竟有石文炳的事情在前,又有海图之事在后,不少人都收敛了不少,至少不会闹到明面上。

“皇上打算如何处理”郭宜问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亲国戚则免之。”

康熙被噎了一下,瞧着宜妃漫不经心的样子,他知道她肯定是故意的,轻咳一声,“宗人府上奏,请求革爵圈禁。”

郭宜没说话,心中暗骂万恶的封建社会,视人命为草芥,让人心寒。

“宜妃觉得如何”康熙问道。

郭宜哼笑一声,“亏得平郡王没有生在我家,有此等不肖子孙,恐怕祖宗的棺材板都要气得压不住了,就算祖宗不想搭理,臣妾阿玛和额娘也断然容不下这等人。”

康熙想了想白苏氏的行事风格,背后一寒,平郡王要真是郭络罗氏一族的,恐怕真的会被逐出家门,在被赶出来之前,恐怕还要挨一场胖揍。

见宜妃态度都如此,康熙倒不好往下说了,他想的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毕竟都是宗亲,罚得太狠也没脸,革去爵位便罢了。

只是他这政令还没有下,钦天监也来禀告了,说是今夏有大旱灾。

旱灾一事,康熙早有预料,但是大旱灾确实是让人心中焦虑,恐灾情严重,饿殍千里。

反复与钦天监确认无疑之后,康熙下了诏书,思已过错,斋居默祷,祈求上天宽宥。

康熙如此,后宫跟着行事,禁止一切声乐庆贺,膳食以清淡为主,减少菜碟数量。

即便如此,也是降了一点点甘霖。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下不下雨,跟皇上的德行没啥关系,纯属自然现象而已。

但是,皇上奉天承运,借了老天爷的名头,这个时候就要背锅了,康熙都做了表率,却有人肆意妄为。

康熙看了一眼奏折,啪地一下子合上,脸色难看,“去叫宗人府的人过来。”

宗令匆匆赶来,刚进门,就听到皇上说道“先前提到平郡王一事的处置,朕想好了,责令平郡王府赔偿损失,平郡王革爵圈禁,以儆效尤。”

“奴才遵命。”宗令跑了这么一趟,莫名其妙,先前皇上一直没有下旨,他都以为皇上会放平郡王一马,怎么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出了乾清宫,宗令悄声问道“梁公公,皇上今儿心情不好”

“最近天干,皇上忧心,彻夜难眠。”梁九功说道。

“那平郡王”

“嗐,您可别提,您瞧皇上为了这鬼天气都憔悴了,再看平郡王,夜夜笙歌的,咱们不说为皇上分忧解难,可也别唱反调啊。”梁九功说道。

宗令一听,两眼发黑,大骂了两声“该死”又匆匆离去。

梁九功叹了一声,又进了乾清宫伺候着。

下午时分,郭宜带着一碟子冰镇糖番茄来了乾清宫一趟,“听说皇上最近为了干旱之事,胃口不佳,臣妾带了点小点心过来。”

说着,让堇姑姑把东西搁在案几上,这冰镇番茄做了好几份,给胤祺和胤祐也送了去,康熙这里自然也不能拉下。

康熙放下了折子,却是坐着未动。

“皇上试一试,要是吃不下便罢了。”郭宜说道,丰泽园送了番柿进宫,如今番柿已经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被御膳房加进了菜谱,只要使点钱随时想吃就能吃,没钱就等御膳房安排,总归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今年天干,只要丰泽园这种地方,人工照料,才能种出来,不然早就干巴巴了。

瞧着宜妃真挚的眼神,康熙决定还是给点面子,起身坐到了对面,拿起筷子尝了尝,酸甜冰凉的番茄滋润了那抹燥热,让人从里到外舒坦起来。

康熙忍不住多夹了两筷子,一碟的分量本就不多,没多时,便见了底。

“皇上若是喜欢,日后可叫御膳房做几次,保重龙体最为重要。”郭宜挑着中听的话说道,天灾一事,孰难预料。

“朕心中难安啊。”康熙叹气道,一想到现今这个情形,他恨不得夜不能寐。

“钦天监可有结论”郭宜问道,他们那群人不是最会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嘛,希望关键时候别掉链子,发挥一下神棍的作用。

“上午召了钦天监的人前来议事,说是月底或次月初,可有雨。”康熙说道,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朕准备素服步行,祈雨于天坛。”

郭宜听得心中连连惊诧,好家伙,古代帝王求雨,一求一个准,敢情都先算好了,明天有雨,今天就去祈祷。

这帝王权术可真是高明了,郭宜直叹会玩,“皇上诚心感动天地,定然会求得喜雨,润泽万物。”

郭宜摸了摸鼻子,这话实在是让人心虚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