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新年新气象,大汉建四方13(1 / 2)

班归、朗日2人同时大喜。

2人正待开口,却又听赵旻补充道。

“然则……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域,可谓广袤无垠,2位兄长所在之贵国,是否能兼顾此地域?”

班归、朗日2人同时犯难。

“这……”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用他们回答。

赵旻复又笑道。

“也罢!合2贵国之力,尚且力有未逮,遑论远隔万里之大汉乎?便依2位兄长之意!”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

赵旻干笑几声之后,看向卫府众人。

“诸君,何人愿远赴葱岭以西,至安西都护府任职?我可承诺,俸禄、饮食、安居皆不成问题!”

如今的安西都护府,仅有徐庶这1个光杆大都护。

安西都护府,在赵旻看来,同样是大汉朝廷,在葱岭以西所设立的分支朝廷。

其机构之内,至少应设置百名以上的官吏,方可勉强维持其正常运营、管理。

这些官吏,还要长期驻守于葱岭以西,相当于长期在国外居住、生活。

在乡土情怀极重的汉末,谁愿意任此等苦差事!

综上所述……

赵旻扫视全场,却发现……

除提前沟通妥当的大舅哥杨修之外,再无1人肯出言。

赵旻只好叹了口气。

“也罢!此事暂时不急,待各地之官吏返还许都之后,某等再行商议此事!”

赵旻心中,其实已有定计,但因如今卫府之臣属不全,是以其人暂时不便提起。

于是乎,既然正事暂时不提,此次晚宴的气氛,便迅速热烈起来。

翌日早晨,赵旻用罢早饭之后,便急匆匆赶到了尚书台。

进入荀彧的公廨后,赵旻便迫不及待询问荀彧。

“旻急欲设立安西都护府,尚需78高才之士,叔父大人可有合适之人选?”

荀彧轻轻抚着自己长长的须髯,久久不言。

赵旻也不急于催促荀彧,只是耐心地等待着其人的回答。

片刻之后……

荀彧轻叹1声。

“阿旻,某未尝有也!”

其实……荀彧并非没有合适之人选,盖因葱岭以西太过于遥远,荀彧不敢向赵旻推荐……

似这种风险较大之事,太容易得罪人。

连百官之首的荀彧都不敢轻易推荐人,所以,赵旻彻底绝望了。

如今,赵旻麾下,惟有其人大舅哥杨修,以及王修(原袁绍麾下忠义之士)愿去安西都护府任职。

可这还远远不够。

赵旻着实犯愁。

荀彧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只好向赵旻提出1个建议。

“阿旻何不自西域都护府中拔擢人才,至安西都护府任职?”

赵旻干笑1声,向荀彧行礼道。

“叔父大人有所不知,西域都护府而今,人手犹嫌不足也。”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愚蠢行为,赵旻才不会做。

荀彧抚须蹙眉,沉思片刻后,终于忍不住道。

“阿旻以为,3学毕业之学子可否胜任?”

赵旻叹了口气。

这是他所制定的下策。

到万不得已之时,方才采取的下策。

赵旻再次向荀彧躬身行礼。

“叔父大人再无其余良策?”

不是赵旻不愿让3学毕业之学子远赴西域,委实是因为……

如今毕业的学子,数量太过于稀少,赵旻无法从中甄选出合适人才。

虽然3学教授之课目较为全面,但这些毕业之学子,终究缺乏理政经验、而且没有遭受社会毒打。

简言之,这些学子存在迂腐之嫌疑。

赵旻想用的,实际上是由察举制推荐出来之人选。

这些士人本就为大汉属吏,精于政务。

而且这些士人能被州郡察举,至少学问、人品还不至于太次。

这部分士人之资料,赵旻手中当然有。

但荀彧身为尚书令,兼任太子属官,其人手中也同样有1份。

所以,赵旻非常鄙视,荀彧这种明哲保身的卑鄙无耻做法。

于是乎,赵旻想再逼1逼荀彧,看看其人是否已经违背初心、忘记使命了。

荀彧面对赵旻的逼迫,额头不由沁出冷汗。

“从文勿忧,某尚有1良策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