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韬光养晦,图一鸣惊人1…(1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5635 字 8个月前

以是故…

赵旻这个苟哥,索性率众人走出书房,进入卫府正堂、召集臣属讨论本次针对河北的大型军事行动…俗称北伐战役。

为此,苟哥特别邀请非卫府臣属的荀白嫖…咳咳…荀彧荀令君,以及右将军赵云参会。

单说对讨伐袁绍的迫切程度,荀令君恐怕不在惇哥等袁绍死敌之下。

是故,当得知赵旻邀请自己参加讨袁军事会议时,荀彧便欣然赶到卫府。

至于云哥…常山国真定赵氏族人,如今过半都还在真定县,云哥焉能不急?

是以,一刻钟不到,人便到齐。

然后…

一刻钟后会议结束。

抛开苟哥开会的效率不提,如今的卫府因连续两年多不停征伐,其军事动员能力已经强大到了惊人的程度。

最终的讨论结果如下:

夏侯惇为主将,夏侯渊、曹仁二人为副将,率一万铁骑开拔,务必于明日清晨之前攻下黎阳城。

随后,赵云任主将,曹纯、任峻、史涣、夏侯尚四人为副将,明日卯时率六万骑兵开拔、赶赴黎阳城。

此次北伐战役,仍由董昭负责居中调度后勤补给。

荀攸随夏侯惇等人出征,根据战局变化及时捕捉胜机;

刘晔则随赵云等人出征,以便针对夏侯惇的出征情况,及时加派兵力支援。

任峻、史涣二人负责保障粮道通畅,必要时,二人可借用车马行的运力加运粮草、辎重。

反正如今的车马行,实际上是由卫府掌控,负责人正是任峻、史涣二人的主君卞夫人。

待仍在途中的张燕、臧霸、陈登这三路人马赶到许都之后,赵旻将视北伐战役进展如何,再与这些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会上当然也有分歧:

荀彧认为,卫府应借此良机、一举攻下河北四州。

对此,贾诩呵呵一笑,轻飘飘一句话便说服了荀彧。

“令君以为,集卫府上下之力,是否可在一年之内攻下河北?”

诚然如此。

冀州一向富庶、士族豪强又实力雄厚,在河北士人与河南士人同仇敌忾之下,卫府凭什么能在一年之内攻下河北?

是靠兵力?还是靠后勤补给?

要知道,如今的西域“还未定”、凉州及益州“仍未安”!

更何况,袁绍如今非但病情未明,而且其人如今的状态…着实有些可怕。

袁绍如今的状态,与十年前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其人,俨然如出一辙。

这种状态下的袁绍,曾经夺冀州、败公孙、定关东。

荀彧的意思是,让卫府与这种状态下的袁绍争锋?

都不用苟哥开口,贾诩便果断否了。

是故,最终荀彧不但认可了苟哥调兵遣将的计划,而且其人明确表态,愿辅助董昭调配粮草、辎重。

此外,荀彧还承诺,将根据战局变化,协助赵旻及时调整策略。

商定此事后,早已有些不耐烦的曹、夏侯三将便向赵旻行礼告辞…

他们的最终目标,不是黎阳城,而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

诚如刘备麾下关、张二将对曹操的态度一般,曹、夏侯氏诸将,对袁绍同样恨之入骨。

三人并辔而驰,夏侯渊咬牙切齿。

“兄长、子孝,此番某等必教袁贼死无葬身之地!”

夏侯惇眯起独眼,恶狠狠道。

“主公竟欲徒待袁贼病死,嘿嘿,即便如此,某等亦应使袁贼病上加病!”

曹操的堂弟曹仁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来。

“某纵使豁出性命,亦必教袁贼身首异处!”

于是乎,同仇敌忾的三人策马扬鞭、径自赶往自家部曲所在的南军军营。

所谓南军军营…当然是由赵旻设立。

西汉的南北军制度,在东汉便被刘秀更改为北军五校制。

而原本执掌南军的卫尉,也随之而成为荣誉职位。

实际上,国家级及副国级的三公九卿,在东汉都是荣誉职位。

东汉的权力中枢实则是管军的天子、处理政务的尚书台、外加掌管司法的御史中丞、总检察官司隶校尉,北军五校便直属于大汉天子管辖,这实际上是东汉的中军制。

在战时,由大汉天子下发将军号、任命将军,再向主将发放自己的一半虎符,主将的一半虎符,与北军五校尉手中的一半虎符符合,方可率北军五校出征。

战后,主将交还虎符、天子收回战时赐予其人的将军号、北军五校返回北军军营,完美闭环。

注意:与服役的西汉不同,东汉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

汉末之所以大乱,除去那三点根源问题之外,朝廷将募兵权利下放给州郡,其实是明面上的最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正常情况下,东汉除外戚长期霸占的大将军、车骑将军这两个将军外,包括其余六重号将军在内,将军号皆不是常置之职。

平时只有北军五校尉,以及禁军虎贲、羽林中郎将及校尉,外加一个掌管帝都守军的城门校尉掌兵,这三部分共同组成了东汉天子的中军。

除大汉天子中军系统中的上述中郎将、校尉之外,其余武官平时通常是没有领兵权的。

至于南军军制…早已被取消。

呵呵,东汉的中军制如此合理,中央集权如此严谨,最终却仍走向灭亡…

这只能说明,没有最科学合理的制度,只有人心向背。

言归正传。

赵旻之所以在许都重设南军军营,当然不是想重启西汉隶属于卫尉的南军系统。

赵旻的“中军”,分“殿中兵”和“宫中兵”两部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