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将军但请放心,巴蜀、乃至益州皆已安矣。”
苟哥一想便知,此定是自己老丈人张裕、巴蜀名士周群、秦宓之功。
苟哥遂笑着颔首。
“如此甚好!你等自便,告辞!”
因沿途需目睹真相,故赵旻从未通知当地官吏出城相迎…
赵旻后期渐渐提速,也是为了杜绝凉州官吏之间通风报信。
那些官吏的日行速度,怎么可能比得上提速如吃饭喝水般简单的卫府?
综上,庞统至今仍不知,赵旻已经进了大散关,直至…
赵旻进入庞统衙署的正堂!
“时日不早,士元仍在忙于政务?”
正与汉阳三郡、右扶风一众士人议事的庞统,骤然听得门外赵旻的声音,登时一惊。
庞统抬起头来,便见赵旻、荀攸二人正站在正堂的门槛外,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二人身后不远处,还有两名妇人和两个半大小子。
庞统登时大喜。
“统参见主公!见过公达先生!”
一众士人忙不迭赶来行礼。
赵旻与这些士人们寒暄几句后,这些士人们便识趣离去。
庞统唤来小吏,领着卞夫人母子三人、依嘉娜丽进衙署客房用餐、休息不提…
赵旻则唤来守于衙署正门前的赵虎、赵旭,令其二人尽速请曹纯等人安置兵卒进大散关军营休息。
安置妥当一切后,赵旻也不管不顾自己用没用过晚饭,其人拉着庞统坐定后,便欲长篇大论…
荀攸却笑眯眯来了一句。
“士元,老夫自午时至今尚未用饭、腹中甚是饥饿,士元,衙署尚有饭否?”
赵旻总不好拦着荀攸、说一句你丫挺的少吃一顿也饿不死吧?
于是乎,庞统笑着向赵旻、荀攸作揖。
“请主公、公达先生稍候,统亦尚未用晚饭,统即刻令庖厨备晚饭。”
荀攸笑着作揖还礼。
“如此便有劳士元。”
荀攸、庞统二人如此一对答,赵旻便反过味儿来。
哦,合着老子今晚不来,你庞统便不吃晚饭了?庞统你小子竟然如此敬业?
赵旻遂问道。
“士元在大散关,竟如此夙兴夜寐?”
庞统当即自谦。
“主公勿要误会,统偶尔如此,偶尔如此耳。”
赵旻肯定了自己的推测。
“士元,今大散关左近如何?”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桓帝、灵帝是东汉王朝的掘墓人。尤其是灵帝,昏庸无道,卖官鬻爵,天下患之。
中平二年(185)灵帝借着“洛阳宫殿失火”的由头,向民间加派赋税,中饱私囊。
这天杀的不知道,他每亩哪怕多收一个五铢钱,到底层百姓那儿,就变成了十几、数十乃至近百钱!
这是对底层百姓敲骨吸髓!
其实这种敲竹杠的手段,在光和元年(178)便作用到帝国官僚的身上。
彼时灵帝明码标价,勒索官员钱财。
想在中央任职,少不得要交钱。
三公售价一千万;
九卿售价五百万。
地方郡守、刺史若要上任,也须交足两千万钱,才许赴任。
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后汉书灵帝纪》
灵帝大概很有些经商的头脑,对压榨钱财这方面很是上心。
崔烈是地方名士,因此可以享受五折优惠,买三公只花了五百万;
为此灵帝还有些懊悔。
(崔)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司徒)可至千万。”--《后汉书崔骃传》
曹嵩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因为自己的阉党出身,买三公不仅没有折扣,还多花了十倍的价钱,累计向西园“输货一亿”,震动京师。
曹嵩时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华峤《后汉书》
曹嵩没有政务才干,只能通过向皇帝行贿来买官;
但是段颎、樊陵、张温等名实兼备的人物,亦不能幸免,想做大官依然要行贿。
灵帝时牓门卖官,于是太尉段颎、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傅子》
至于刺史、郡守(二千石),虽然级别低于公卿(万石、中二千石),但地方上油水更足,因此灵帝对这方面抓得更严。
他真的做到了“不交钱不许上任”的程度。
刺史、二千石(指郡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二三千万,余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后汉书宦者传》
比如钜鹿太守司马直,因为拿不出银钱,上任不得,辞官不许,一怒之下竟自杀了。
钜鹿太守河内司马直新除,以有清名,减责三百万。直行至孟津,上书极陈当世之失,古今祸败之戒,即吞药自杀。--《后汉书宦者传》
其实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花两千万钱买来的郡守,怎可能就此罢休?
这群蠹虫到了地方,只会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
他们不仅要回本,还得有赚头,甚至未来买公、买卿的钱,也要努力榨出来。
灵帝搞的这个制度,大概算是一种实验性的承包制:
“交足了我的,剩下是你的,多劳多得,不交不许上任。”
郡守到了地方,奉行的理论也是一样的。对百姓而言,承包制的原则演化为:
“交足了郡守的,剩下是自己的,劫贫济富,不交不许活命”。
实际就两汉的行政划分来说,百姓与郡守之间,还隔着乡贤、胥吏、县令等诸多关卡。层层盘剥之下,百姓既交不足郡守的,更留不下自己的,因此民变四起(比如184年黄巾之乱),也就势所必至。
(张角)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吴书孙破虏传》
我呸!
天杀的汉灵帝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