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宠罕见地蹙起眉头,目视远方疾驰不语。
【作者题外话】:东汉末期,将军号激增,位阶紊乱、数量泛滥,并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贬值。这一特殊现象,有特定的历史成因。
黄巾之乱时(西历184),汉廷的平叛主帅,卢植、朱儁、皇甫嵩,军职不过中郎将;
董卓上洛时(189),将军号则出现泛滥趋势,但尚未显著化;
董卓死后(192),将军号便走向崩坏,一发不可收拾,且在季汉,即蜀汉彻底泛滥。
然而讽刺的是:
首发&:塔>-读小说
董卓年轻时,曾以良家子出身(这个出身很高!),在洛阳的羽林军中服役,之后跟随张奂在并、凉地区作战,前后将近二十年。
经过如此漫长的服役期,董卓竟然仅混到一个“东中郎将”的职位。
(董卓)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拜东中郎将。--《后汉书董卓传》
如果不是因为黄巾之乱(184)与凉州羌乱(185),董卓很有可能以“中郎将”身份退役。
这种惨痛的经历,无疑会使董卓对“将军”的名号,更加珍惜。
因此,董卓掌权时期(189-192),凉州军团中真正获得将军封号者,不过只有董卓(前将军)与其弟董旻(左将军)而已。
他的侄子董璜,甚至只能出任校尉。
(董)卓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典兵;宗族内外并列朝廷。--《魏书董卓传》
即使是并州军首领吕布,也只能屈居“骑都尉”的职位。
骑都尉是光禄勋的属官,秩阶比二千石。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此职与校尉、中郎将平级,依然达不到将军的级别(二千石)。
(吕)布斩(丁)原首诣(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魏书吕布传》
由此可知,董卓虽被称作“羌胡之种”,又不学无术,但他对军职的任免,尤其是对将军号的授予,却表现得十分谨慎。
(皇甫规)妻知不免,乃立骂(董)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后汉书列女传》
有趣的是,董卓虽然没有滥授军号,但恰恰是因为董卓,才导致了将军号的泛滥。
原因很简单:
董卓挟制天子,便垄断了“承制封拜”的权力。
在此背景下,关东军阀为了增强自身法统,被迫擅相署置,彼此举荐。
这便造成了将军号的泛滥。
何况,董卓对军职的授予,虽然表现得谨慎克制;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但董卓死后,凉州集团并未沿袭此制,反而把军职制度彻底搞坏。
从记载上看,李、郭为代表的凉州军阀,在董卓在世时,官职不过校尉,连中郎将都够不到;但小人乍富之后,竟纷纷自领重号将军。可见他们对朝廷典章制度,完全没有概念。
李傕不学无术,被称作“边鄙之人”,郭汜更是“盗马虏”出身,文化水平之低,可想而知。他们对朝廷制度的理解,比董卓还要差得远。
侍中杨琦上封事曰:“(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献帝起居注》
郭多(郭汜小字多),盗马虏耳。--《献帝起居注》
彼时的汉献帝,年幼无知,对典章礼法也不甚了解。
他在建安元年(196)迁都许县之后,还求助于袁绍幕僚应劭(曹操为袁绍麾下又一佐证),为朝廷“重典制度”。
时(天子)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罕存。(应)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应)劭所立。--《后汉书应劭传》
因此,对李傕等人的奏请,献帝也并未察觉到任何不妥。
他在东迁途中(195-196)还多次为属下加官进爵,被嘲笑为“垒壁群竖,竞求拜职”,乃至印章不够用,随手“以锥画之”。
首发&:塔>-读小说
(献帝)拜胡才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皆假节开府。其垒壁群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后汉书董卓传》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献帝这种毫无原则的封拜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军号的猥滥崩坏。
所以,本书中刘协胡来,并非云某乱写哦。
哈哈,历史比演义精彩一万倍!
曹操年轻时,其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出任“征西将军”。
但在初平(190-193)、兴平(194-195)短短数年的洗礼之下,曹操就已不再满足于“四征”之号。
建安元年(196)曹操挟天子之后,竟然破天荒地封自己为大将军。
其人心态之膨胀,不言而喻。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让县自明书》
(建安元年)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魏书武帝纪》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昔日(189)董卓上洛,矫情忍性,擢拔群士;
其人对自己的部曲封拜,则颇为克制。
不料短短数年,神州大地便掀起了恐怖的军号竞赛。
乃至“医师、走卒皆为校尉”,最终形成“郡郡作帝,县县自王”的荒唐景象。
呵呵,这大概是董卓老贼所始料未及的。
诸将或遣婢诣省閤,或自赍酒啖,过天子饮……又竞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王沈《魏书》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英雄记》
樊城是于禁一生之殇!
于禁以“毅重”闻名,待遇一度冠绝曹魏异姓诸将。
然而襄樊之败,令其威名不再,风评坠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禁哥一生积累的政治资本化作烟尘,竟以丑角形象谢幕。
谚语云:烈女失贞不如妓女从良。
诚如是也。
从《魏书卷十七》的赞语来看,陈寿曾一度考虑过将于禁置于卷首,然而“弗克其终”的结局,最终拖累其历史地位,令其形象蒙尘。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魏书卷十七》赞语
惜哉!
惜哉…亦无妨!
本书中,禁哥的命运已经改写。
可惜,暗耻三国志,给禁哥的属性…委实太埋汰人了!
禁哥好歹也是曹魏外姓第一将啊!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暗耻你瞧不起谁呢!
在樊城之败前,于禁的官位是左将军,在异姓诸将中一骑绝尘。
(于禁)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魏书于禁传》
左将军之职,在东汉末年屡易其主。
董卓专权时(189-192),其弟董旻是左将军;
李、郭乱政之际(192-195),为了交结外援,将此职务授予袁术。
建安时代(196-220),曹操先后将此职务授予吕布、刘备、公孙康,诸人皆为雄霸一方之诸侯,此职分量可见一斑。
公孙康死后,左将军之职遂落入于禁之手。
注意:左将军授予的相关记载,见《董卓传》、《袁术传》、《吕布传》、《公孙度传》、《先主传》,文多不引。
以同一时期的五子良将作比对: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张辽征东将军;
张郃荡寇将军;
徐晃平寇将军;
或为四征,或为杂号,班次皆低于左将军。
唯一与于禁平级的四方将军乐进(右将军),也死于建安二十三年(218)。
换言之,出征樊城时(219),于禁确系外姓将领第一人无疑。
以(乐)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薨。--《魏书乐进传》
于禁的食邑,至晚在建安中后期已达到“千二百户”。
这在彼时的曹魏集团中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于)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陈)兰、(梅)成。增邑二百户,并前(一)千二百户。--《魏书于禁传》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比较而论,建安中期的张绣,食邑二千户,被称作“特多”,彼时冠绝群臣;
曹操的连襟,“亲贵殊伦”的夏侯渊,至死(219)食邑不过八百户;
在《劝进魏公表》中高居首座的荀攸,食邑不过七百户;
而死于国事的李典、庞德,食邑竟仅有区区三百户。
(张绣)从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魏书张绣传》
二十一年,增封(夏侯渊)三百户,并前八百户。--《魏书夏侯渊传》
增(荀攸)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魏书荀攸传》
从数量的绝对值上看,于禁彼时的食邑,甚至比有“骄豪”之名的宗室曹洪还要多。
曹洪在黄初年间(220-226)“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可知建安年间(196-220)的曹洪,食邑一千一百户,比于禁还少一百户。
文帝即位,(曹洪)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魏书曹洪传》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综上所述,禁哥确为曹魏外姓第一将!
可惜…历史上樊城一败,禁哥一世英名尽毁!
且继续期待禁哥在本书中的表现吧。
对了…曹老板之事,下一章咱们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