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对此心如明镜。
其人已知,庞德有意以此战功,作为投效自家主公投名状。
在这一瞬间,于禁依稀在庞德身上,看到了自己好搭档乐进、以及那勇不可挡的张辽身影。
于是其人鬼使神差道。
“令明放心,某定及时支援!令明务必小心!”
万幸…
于禁、庞德二人都未立flag。
披两层铠的庞德又一次长笑一声后,毅然决然地翻身上马,提起自己惯用的兵器…
庞德的兵器,当然不可能是青龙刀。
我们常说的“青龙偃月刀”,形制是“偃月刀”。
此刀刀刃和刀柄衔接处的兽头吞口为“龙头吞”,故得名“青龙(刀)”。
严格翻译,应该是“有龙头吞口的偃月刀”。
《武经总要》是北宋前中期,仁宗朝的曾公亮和丁度合撰的一部武备军事著作,上下集各二十卷。
书中博采众家,配图详实,是研究北宋军备、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此书中,便有五种长柄大刀:屈刀,偃月刀(书中又作掩月刀),眉间刀,凤嘴刀,笔刀。
《武经总要》配图说明,偃月刀(青龙刀)这种长柄薙刀类兵器,至少在西历九世纪就已出现,并流行于十世纪。
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摘自《唐六典之卷十六卫尉宗正寺》
其中长柄刀惟有陌刀,而众所周知,陌刀刀刃明显长于刀柄),更类似“斩马刀”或“苗刀(戚继光戚家刀灵感来源)”,刀刃为直刃。
这与后世流行的偃月刀、眉尖刀或日本薙刀,有较大差异。
所以,无论关公和庞德,都不可能用唐末五代才出现的青龙刀。
当然,庞德更不可能用铁蒺藜骨朵(无双割草中的狼牙棒),汉末魏晋根本没有此等兵器。【1】
【6】
【6】
【小】
【说】
实际上,庞德用的是羌人、鲜卑人所惯爱使用的兵器:枣木槊。
于禁高喝道:“擂鼓助威!”
在雄壮的鼓声中,于禁又下达多条军令。
“全军,变锋矢阵!”
“收长枪!改持木楯、环首刀!”
“全军听令,预备突击!”
而就在北城门令旗疯狂挥舞之时,东城门外的苟哥赵旻,也开始臭不要脸地骂阵。
“城上守将,你可敢出城与我一战?”
那守将毫不理睬苟哥,仍自顾自地发号施令。
“你可敢出城?龟缩城中,可算英雄?”
那守将只当苍蝇“嗡嗡”乱飞,仍对苟哥不做理会。
苟哥变本加厉。
“你若再不出城,须当心我即刻攻城!”
回应苟哥的,是一阵金柝声,以及稀稀拉拉的箭矢。
当然,由于苟哥猥琐至极地躲在箭矢射程之外,所以当箭矢飞到桥上时,便因力竭而软绵绵地落了下来。
苟哥对此大加嘲讽,而城头那守将却仍不为所动。
赵旻分明见到其人已唤来军司马,显然是要分兵至北城门,于是赵旻暗暗叹息:
这守将端的了得!居然识破了老子声东击西之计!
赵旻对此无可奈何…
他总不能率军冲到守卒射程之内当活靶子吧?
这显然不是稳如老狗的苟哥风格。
所以,苟哥也如今只能暗暗祈祷,于禁那边加快速度,充分利用北城门未闩牢的弱点,尽快攻破城门。
而就在苟哥暗暗祈祷之时…
庞德已经披甲提槊,奋力疾驰至城门前。
其实,庞德说的一点儿没错。
此时的城头上,因守将未及时就位,而原有弓手又被赵旻牵扯走,所以弓手已寥寥无几。
然而,此刻正有大批弓手,自西城门、东城门蜂拥而至。
可想而知,若于禁再犹豫不决,或者再拖延片刻,此处城门,亦将如东城门一般守备森严。
届时,腾出手来的守卒们,必将发现城门未闩牢,这个弱点将被弥补。
所以,庞德才会奋不顾身当机立断,哪怕冒着箭雨,其人也要尝试破开此处城门。
此刻,只见庞德额头青筋骤然迸出,双臂肉眼可见地膨胀起来,借着马势,提起枣木槊向前奋力一刺。
其人旋即大喝一声。
“给俺开!!!”
随着其人奋力前刺,其人手中带着棱角的槊尖,便狠狠扎入闩门的横木之中。
庞德复又一声大吼。
“起!!!”
庞德胯下的骏马,登时发出“希聿聿”一声悲嘶。
<app,^免费小说网站
随着使人头皮发麻的“嘎吱吱”之声响起,那闩门之粗大横木,竟被庞德奋力挑起。
于禁竭力大喝:“突击!突击!全军突击!冲!冲啊!”
战鼓声骤然变得密集而响亮,兵卒们齐声大喝。
“杀!”
这一刻,成都城的半空仿佛骤然响起一声惊雷!
而城下则犹如地震一般,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四野,大地随之震颤,便连滔滔江水,也泛起无数涟漪。
庞德一声大喝,将深深扎入横木的枣木槊,连带着那根粗大横木一并弃之于地,抽出环首刀后扬刀立马。
“杀!”
又一声如惊雷般的大喝传来,城头上的守卒们,竟然被单枪匹马的庞德,吓得打了个哆嗦。
借此良机,庞德猛抽马鞭,施展精湛骑术,以胯下战马的马蹄撞开城门,一马当先冲进了成都城。
这一刻,正策马疾驰冲锋的于禁,竟微微有些失神。
在庞德身上,他赫然看到了自己的老搭档、始终沉默不语的乐进身影。
于是,素来以冷静著称的于禁,瞬间热血沸腾。
“冲!冲!冲!某等不可使令明将军专美于前!”
回答于禁的,又是一声如惊雷炸开般的整齐暴喝。
“冲!”
旋即,如滔滔大江一般,万马奔腾!
在东城门外的苟哥,显然也听到了这数声惊雷。
其人咧了咧嘴角后,骤然对赵贲喝道。
“阿贲!传令!我军速去支援文则将军!”
在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中,士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