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全动员,急备战(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1892 字 2023-07-31

口口563743675

单看某某百科,我们或许以为臧霸只是徒有勇力的亡命之徒,然而,真相是:臧霸是一个倾向让步、倾向妥协、甚至不得不出卖“个人利益”来交换“生存权利”的悲情人物。

一言以蔽之:臧霸的前半生,就是一段不断缴纳投名状、不断做出妥协与牺牲的连环悲剧。

臧霸是泰山华县人。其宗族曾遭遇过两次灭顶之灾,且两次均与臧霸有关。

第一次宗族毁灭,由灵帝末年、臧霸劫法场导致。

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馀人。

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魏书十八》

臧霸为救父、携私兵部曲半途邀击,劫夺州郡钦犯。

此事可读出两层含义。

第一层,臧氏在华县有一定的宗族势力。年仅十八岁的臧霸,可以煽动数十名亡命徒、劫夺朝廷钦犯,其中恐怕多有同宗大姓。

第二层,华县臧氏,与泰山太守不睦。臧霸父子,不过是泰山华县治下小吏(狱掾)。且臧戒得罪了华县上级单位一把手(泰山郡守)。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郡太守”与“县狱掾”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华县的宗族,在臧霸劫法场后,必然遭到迫害报复。从臧氏父子“亡命东海”即可看出。

须知,臧霸老家在兖州,而亡命之处在徐州(虽然二者相距不远)。父子流窜到外州避难,滞留华县老家的宗族、面临的窘境可想而知。

第二次宗族毁灭,是臧霸归顺陶谦之后。

中平年间(184-189),臧霸替陶谦镇压青徐黄巾。以此被陶谦延揽,表奏为骑都尉,屯驻琅琊国开阳县。

注:开阳县本属东海郡,臧氏父子避难此地。

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魏书十八》

前文提过,陶谦不是个善茬儿,他与公孙瓒有几分相似,以勇烈、睚眦必报而著称。他也不是无能之辈,而是个迷你版的全能战士。

陶谦陶恭祖最喜欢招募江湖豪桀和地痞流氓。张闿、阙宣、臧霸、笮融、刘备等人,皆是陶谦延揽的打手。

初平四年(西历193),大约是臧霸归顺陶谦十年之后。陶谦与阙宣,领兵袭击兖州任城国和泰山郡。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徐州兵攻屠城邑,摧毁了费县和臧霸的老家华县。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武帝纪》

臧霸当时屯驻琅琊国开阳,文中提过,开阳刚好处在陶谦刺史治(徐州下邳),和自己老家(泰山华县)的中间位置。

换句话说,陶谦攻屠华县,必然途经臧霸屯军之处。

臧霸有何反应呢?

史书没有记载。

不过从陶谦此次用兵、引来了曹操报复(任城、泰山皆在兖州)的后续事件看,臧霸的老家泰山华县,恐怕已被彻底摧毁。

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魏书一》

老家被屠,臧霸内心的真实想法,因史料所限已无从推测。但臧霸的态度,却是“不得不”听之任之;甚至由于地理因素,可能还是带路向导。

无他,寄人篱下而已。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74彡陸7伍

这是臧霸青年时代、从现存史料可推测出的第一次重大妥协。

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默认。默认用宗族的性命,给陶谦纳了份血腥气味十足的投名状。

沙俄文豪契诃夫曾说:

“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可实际情况通常是:

大狗一叫,小狗就哆嗦;大狗不叫,小狗就不敢出声。

光和末(184)黄巾起,臧霸投靠陶谦。

兴平初(194)陶谦死,刘备接管徐州。臧霸又附刘备。

建安初(196)吕布袭击下邳,刘备败入广陵。臧霸又依附吕布。

十年间,臧霸走马灯般、连换三任主子。且三任主子皆所托非人。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陶谦性格刚烈,一味以武力强硬打压徐州士族豪强,这种人…他神经病啊!汉末士族豪强可是主流阶级啊!陶谦不团结主流阶级,想通过扶持新兴武人打压士族豪强来稳固统治…他这叫no作nodie。

曹老板还知道笼络颖川士族呢!何况曹老板有自己的沛国班底!

吕布…出身被人看不起,又不懂礼仪、不懂政治、不懂治理与民生息,吕布败亡是迟早之事!

刘备倒是比他们二人强许多,问题是他实力不济啊!

连续侍奉这三个主,臧霸的心情…诸位大大可想而知。

吕布贪财好货、刚悍善战,一生唯利是图。臧霸在外面赚外快,还得给吕布上贡。

(萧)建得书,即遣主簿赍牋上礼,贡(吕布)良马五匹。建寻为臧霸所袭破,得建资实。布闻之,自将步骑向莒。--《英雄记》

注:萧建,琅琊国相,屯莒城。

太山臧霸等攻破莒城,许布财币以相结,而未及送,布乃自往求之。--《后汉书吕布传》

上贡不说,还不敢送晚了。送晚了、人吕布自己带兵过来亲自讨要。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臧霸这日子过得。

至于刘备,在徐州时仅仅作为曹公的传声筒。曹操想杀谁,就问刘备找臧霸传话。

兖州定,(徐)翕、(毛)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魏书十八》

臧霸在徐州侍奉三任主公,他的履历表中,写满了“妥协”、“让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就是小狗面对大狗时的辛酸和无奈。

建安四年(199),吕布授首白门楼,高顺、陈宫一并被枭。刘备、张辽归顺曹公。

曹操成了徐州的新主子。

臧霸因之前协助吕布抗曹,闻布死讯,惶惶不可终日、逃到山野间藏匿起来。

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魏书十八》

曹老板对臧霸很温和,将其探访招募来,好言抚慰,并维持了臧霸军团对青州、徐州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还以天子名义、正式表臧霸为琅琊国相,泰山诸将皆擢为郡守;从官方途径、正式承认臧霸集团的既得利益。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魏书十八》

注:敦即吴敦;礼即尹礼;观即孙观;康即孙康。皆泰山群寇,隶属臧霸。

曹老板此举,也并非全出于善意。

根本原因是:官渡之战(200)在即,此时(199)需安抚泰山群寇,协助镇守青徐地区,抵御袁谭。

无论曹老板本心如何,相比之前的几位主子,臧霸从曹老板处得到的待遇、确实是最好的。

投桃报李,臧霸数次领兵入青州,袭击齐国、北海;故袁谭无力抽身助战官渡前线。

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魏书十八》

曹老板雄才大略,重用臧霸,臧霸便也投桃报李,报答主公恩义。这便是臧霸版本的:公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昌豨此人,前文谈过,就是无可救药的恶贼!

臧霸试图挽救昌豨,且挽救了两次…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结果,第三次作乱时,这人如其名、猪一般的恶贼还是被于禁给宰了,豨便是猪。

综上,赵旻之所以顺利收服臧霸,一是臧霸认为曹操药丸,二是赵旻二百人灭八千镇住了臧霸,三是………赵旻也是个老农。

哈哈,开个玩笑。

历史上,臧霸后来之所以奋勇争先,一是为了报曹老板之恩:臧霸是名义上和实际上的青徐二州大都督;二是为了封荫后代。

所以,云某还是剧透了一点:官渡之战臧霸将奋勇争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