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朱祁钰准备拒绝,但是在王振苦苦按求之下同意取道紫荆关回京,因为王振未与瓦剌接战,即仓惶退兵,军纪更加混乱。
王振忽然想起,大队人马经过蔚州,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改道东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进。这时,瓦剌已知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
参将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四十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
王振不听,一意孤行,坚持折向宣府。
因为明军迂回奔走,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断后战死沙场。
成国公朱勇等率骑三万前去阻击,但是朱勇冒险进军至鹞儿岭,陷入瓦剌重围,虽然英勇奋战,但寡不敌众,三万军队全部覆没。
王振在朱勇率军阻击瓦刺之时,加紧撤退,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数十万军队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
但为时已晚第二天,瓦剌军队已经包围了土木堡。
明朝数十万军队被围两天,取不到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烟。没有办法,王振只好让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见一个水滴。
士兵们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怨声载道,骂不绝口,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包围土木堡的瓦刺军知道明军找不到水喝,饥渴难忍,便准备把他们引出堡垒,一举歼灭。
景泰十年,五月,瓦刺派遣使者到明军处假装与王振谈和,为了迷惑明军,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暗地里则作好埋伏,只等明军争水大乱之机,出兵全歼。
王振看到瓦刺军向后撤退,以为瓦刺军真的要议和,遂不加分析,轻易地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得令后,一哄而起,纷纷奔向河边,正在明军争相乱跑之机,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
唯一不一样的是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觉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
而朱祁钰带领终后大军准备突围与赛刊王决一死战,而王振终恶有恶报死于乱军之中,从征的数十位文武大臣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唯一不一样的王振不会在像历史上英宗复辟后,思念王振不已,下诏为其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
土木之变是明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对明朝政局和北元诸部势力的消长均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朱祁钰重伤被被俘,二十万军队被击溃,消息传到北平,百官在殿廷上号啕大哭,汉王朱高煦知道消息以后哈哈大笑,战争结束后,‘也先’乘胜追击准备侵占北平。时任兵部侍郎于谦采用坚壁清野的办法进行了北平保卫战,守护了困境中的明王朝。
都御使陈镒面奏汉王朱高煦,历数王振之罪,他们满怀悲愤地说:“王振罪不容诛,死有余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灭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这里。”说罢,跪地不起。这时,王振的死党马顺还为王振遮护,喝逐群臣。给事中王竑见马顺还在装腔作势,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马顺,拳打脚踢,当场结果了他的性命。
汉王朱高煦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把马顺的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一时间汉王朱高煦名望大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