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坤道:“我们原本是守边军士,因受伤被遣送回乡,可乡间生活不易,家中也没了亲眷,所以就来投奔福哥。”
其实原因不止这个,但他们只能这么说。
徐坤伸出右手给姜三郎看,那右手只剩一个大拇指与半截食指,其余三个指头齐展展没了。
又一指张猛,“他一条腿伤了筋骨。”
姜三郎转头看向张猛,果然见他行走有点跛。
“既然如此,你们先跟我来吧。”既然不是逃兵也不是流匪,姜三郎放心不少。
再观察这两人,虽然狼狈却也一身正气,不像那等宵小鼠辈。
而温福又是温家仆人,一言一行也与温家相连,想必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姜三郎带着两人回了村,直接找陈族长说明此事。
陈族长倒是没反对收留他们,只说让他们先帮村里干活,如果表现不错,可以向里正说明情况,给他俩重新申请个户籍。
“若他们一直本本分分,可以按难民身份申请收留,我瞧他俩虽残疾,身体倒是健壮,不如让他俩帮忙整理村子路面吧。”
村中大面积动土建房,运输建筑材料过程中,路面难免会被损坏,所以必须找人填土修整。
这活儿累人又繁琐,又没什么收益,没人愿意干。
正好来了俩壮劳力,不用白不用。
“也行,到时候每户出一点粮食,让他们支撑生活。”姜三郎道。
既然帮村里平整路面,就是为整个村干活,没道理让某一家出钱出粮,所以必须全村一起。
族长没意见:“那就这么办,回头让人算算,这两人的口粮与日常开销便由全村平摊。”
“好。”
姜三郎跟族长碰过,这张猛与徐坤也算过了明路。
将他俩带到自家菜园子旁的茅屋,说:“你们俩暂时住这里,以后有了身份再划块地给你们建房。”
楚楚没回来,魏湛也一直跟虎子住,这茅屋便一直空置,正好让这俩人暂住。
“多谢姜村正。”张猛与徐坤向姜三郎一抱拳,心里挺高兴,一点没嫌弃茅屋矮小。
姜三郎点点头,回去给他们抱来两床旧被褥,两身旧夹衣,两双旧鞋,还有一些锅碗瓢盆。
之后又让村民筹集一些米面食盐,让他俩自己煮饭吃。
第二天,张猛与徐坤正式上工干活。
一个挑土填坑,一个平整路面,干得无怨无悔。
姜三郎观察他们几天,见没有异状,稍稍放下心。
转眼已是冬月中旬,天气异常寒冷。
村里建房已经告一段落,学堂也已建好。
这处学堂由姜三郎、族长还有几名族老一起出资,分男学与女学两个院子,十二间房,加上室内装饰家俱与课桌椅等,共花了两百多两银子。
分摊下去,姜三郎出了四十多两。
这笔钱花的值,因为姜家村的孩子们以后也可以来此上学。
男学堂是六间房带一个院子,女学堂也一样,两个院子中间隔了一道高高围墙。
前三间倒座是教课室,后三间可以给先生一家居住。
温夫人在学堂建好没多久就带着女儿与仆人搬了进去,并一次收了好几名女学生。
这些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六岁到十岁不等。
村民之所以舍得花钱送女儿来念书,也是希望她们像樱宝与二妮一样,会认字会医术。
不求日后能行医养家,但愿自家闺女以后能寻个好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