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感激涕零(2 / 2)

李世民细细地观察长孙皇后的气色,觉得不错,此时总算放下心来。

于是他道:“既如此,那么观音婢好好休息。”

说罢,他便带着太子和陈正泰等诸人出了寝殿。

随即,李世民亲自到了武楼一趟,这里的火已熄灭了,值守的宦官和禁卫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纷纷来请罪。

李世民则是高兴地道:“你们何罪之有呢?说起来,你们救火还有功劳呢,每人赐一个金饼吧。”

当然……毕竟是好端端的一个配殿,里头有不少李世民的心爱之物,也不知抢救出来了没有,李世民还是觉得有些可惜的,可和长孙皇后的性命相比,这些显然就微不足道了。

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和颜悦色地回头对众人道:“走,去文楼,教人煮茶,朕许久没有这样轻松快活了。”

于是众人便随李世民至文楼,这文楼在宣政殿的左侧,与武楼相对,不过李世民不经常来,他不喜欢文楼这个名,太酸腐。

进了楼,他率先坐下,接着又命人赐座。

李世民这才叹口气道:“尔等都是朕的至亲之人啊,平日也难聚在一起好好的说说私话,今日倒是难得凑一起了。”

长孙无忌忙道:“是臣的错,平日走动的少了。”

李世民就笑着道:“无忌从前一直喊朕二郎,可现在……喊陛下的时间比喊朕李二郎的时间要多了,说话也变得比从前拘谨了许多。”

长孙无忌莞尔一笑,现在突然出了长孙皇后的事故,似乎一下子让长孙无忌感慨良多,生命如此脆弱,有的人说不见就可能不见了,这些年,他醉心于官场,每日都在揣摩人心,现在突然有一种大江东去不复返,人还是该珍惜眼下的心思。

虽然李世民是想说一些私话,不过一群大男人凑在一起,很快这话题,便又关注到了朝中。

李世民道:“百济那里……听闻是其王太子登基,这王太子成了新的百济王。而现在的百济王,却还在长安。百济国可能已派出了遣唐使,不日将抵达长安,正泰,对这百济国,你应当是知情的,你有什么看法?”

陈正泰道:“百济立国已有四百年之久,这是三韩之地,他们的宗王,在那里扎根极深。我大唐想要击溃他们很容易。可要是派遣唐军占领他们的州府,将百济辟为州郡,只怕就有些难度了。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行,只是占领所需的花费多,还有剿除这无休止的反抗,只怕会引发入不敷出。而且……拿下了百济,势必会引发新罗的警惕,到时,我大唐又要元整新罗吗?即便是拿下了新罗,又还有倭国,此三国,于我大唐而言,暂时陆路不通,这一次我们击溃了他们,杀入了王城,将与我们敌对的百济王绑缚来了长安,已经对百济形成了巨大的威慑。所以儿臣以为,这王太子若是派出了遣唐使,与我大唐交好,只要他们肯顺从,愿意视大唐为上邦,那么……也未尝不可。”

李世民认同地颔首道:“房卿等人也是这样想,点到即止嘛。”

陈正泰随即又笑道:“可若是点到即止,却也不成。”

“嗯?”李世民狐疑的看着陈正泰:“你继续说下去。”

陈正泰道:“让其为藩属,是因为我大唐控制不便。可这并代表,我大唐只取其名分。所以儿臣的意思是……这百济……事关的乃是我大唐对外羁縻诸藩的基本国策,也是未来诸藩国的一个标榜。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看着陈正泰:“看来你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谈不上,儿臣的意思是,百济若要称藩,除了必要的所谓上贡称臣之外,还需满足我大唐几点要求。如若不然,这样的藩国,不要也罢。这其一:既为大唐藩国,那么,我大唐还是需派出流官前往百济。”

“派遣流官?”李世民愣了一下,忍不住道:“既然不置州县,派流官做什么?”

陈正泰便道:“这流官,当然不是直接管理他们的百姓,而是要像他们派遣的遣唐使一样,我大唐为了顺应百济民心,理当派驻流官,抵达百济,在百济之后,建立官署,职责嘛,当然是监视百济国君臣的举动,若是有百济君臣残害百济百姓的,我大唐难道可以坐视不理吗?又或者,有我大唐的钦使前往百济,自然需要流官负责招待。还有大唐的商贾、遗民,过境此地,也需百济的流官办理相关事宜。”

李世民暗暗点头,派一些人员去而已,想来百济国的反弹不会很激烈,而大唐有的是官,都快人满为患了,丢一些出去,也是无妨。

李世民便道:“你的意思是,派出使者?”

“不是使者。”陈正泰很认真的道:“而是要让百济国专门设立一个官署,此官署名,可称为监察院或是御史院等等,主官由我大唐派出,最好从御史里挑选,抵达百济国之后,负有记录百济朝廷动静,纠弹百济百官朝仪,侦察与逮捕贪赃枉法的百济不法官吏,同时,在这监察院之下,还需设有一个专门的监狱,负责审问和关押。当然,名目上,这个监察院,还是隶属于百济国,只是所有的官吏,都受我大唐派出的御史指派。”

李世民皱眉,这样……百济国就未必肯接受了,这不等于将一半的司法权,交给了大唐?

当然,现在的百济国,可谓是风雨飘摇,他们倒是想不接受都难。

“除此之外。”陈正泰继续道:“还需让百济开辟一个港口,令我大唐在百济建立水寨,使我大唐可驻扎一部分水师。现在百济的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他们现在面临新罗和高句丽人的威胁,我大唐愿用水师保护他们,想来他们也不会不接受。”

“这其三,便是准许百济各州县与我大唐通商,甚至建立供我大唐商贾们歇息和交流的商业会馆。”

“陛下,有了这三条,这才算是有了藩属之实,而非我大唐只取百济国一个名分。”陈正泰似乎对此,有过很深的考量。

他见李世民还在推敲,便又耐心地分析道:“建立监察院有一个好处,一方面可以监视百济君臣,使其对我大唐完全顺从,另一方面,也可惩治一些贪赃枉法之徒,赢得百济的民心。若是有人反唐,也可以贪墨的名义,将其掐住。建立水寨,一方面可让我大唐的水师保护来往的百济的商船,也可使我大唐的水师,有了一个可以新的补给点,一旦大唐与高句丽开战,大唐水师可以自百济和三海会口同时出动,使高句丽首尾不能相顾。何况驻扎了军马,也可使百济君臣们不敢胡作非为,是保障了监察院的权威。这其三,建立商会,则是大规模的百济进行贸易,贸易的过程之中,我大唐商贾便可深入他们的州县,与地方上的世族、贵族甚至州县官长,建立稳定的联络渠道,既可挣钱,销出我大唐的宝货,也可使百济最基层的州郡,再离不开我大唐了。”

………………

今日第一章,别急,还会继续写,下午休息了一下,继续开足马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