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别扭!
“对!我们必须追!哪怕是头破血流也要追!”戏忠心中叹了口气,肯定了张言的说法。
“经过这一战,董卓军内可用的军队还有这些。”
随后,戏忠开始一一介绍,“首先李傕、樊稠已死,张济身处宛城,西凉四大校尉只剩一位,那便是郭汜。”
“有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吕布这四人。”
“牛辅损兵折将,怕是不会再战,因此我们也不会碰上郭汜。”
“段煨此人身处华阴,董越此人身处渑池,此两人一定会成为我等追击董卓路上的阻力,还有就是吕布。”
“吕布此人图谋甚多,即便是作为殿后军或者是伏兵,想必也不会尽心尽力,但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戏忠将董卓军刨析完毕。
最终得出结论,追击董卓的路上会遇到董越军、段煨军、吕布军。
董卓军团在开战初期就缺斤少两,现在一战折损数名将领,万名以上的士兵,但这也只是割些肉而已。
对于董卓军团来说,还是没有伤到筋骨。
就牛辅带回去的残兵,只要他愿意,立刻就能再变出十万大军来。
牛辅麾下还有一大半的建制是完好的,只要将精锐拆开来,只要招来些人,很快就能够恢复原来的实力。
至于像李傕那样猛将?
李傕、郭汜只是凉州军中武勇最为出众的两个,他们没了,还有人可以顶替着继续上。
反正这个位置从来不缺人。
“兄长,您怎么看?”张言看向张咨,他自然是看见了戏忠的动作暗示。
这个关键节点上,最容易出现意外的不是别人,而是张咨。
再怎么说,张咨可是南阳太守。
再怎么说,禁军和江陵军都打的张咨的旗号。
没有张咨,他们甚至无法作为一方诸侯前来参战。
必须要给张咨足够的感觉才行。
徐荣松了一口气,黄舞蝶也松了一口气,两人都清楚,虽然张咨听张言的,但是不代表张咨永远会听张言的。
亲兄弟,明算帐。
这是应该的。
张咨和张言,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张言近来的表现很耀眼,先是出使袁术、董卓,在借来援军后,不断出招击退孙坚,迫和袁术,最终让张咨和孙坚和解。
这其中功劳最大的是谁?
尽管张言将张咨推在幕前,但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而在汜水之战中,张言便没有再拿功劳,将机会交给了其他人。
如今汜水关很快就要被联军占领,功劳最大的是哪一路诸侯?
肯定是张咨军!
这么一来新的问题再次出现,这功劳是谁的呢?
谁的功劳最大呢?
反正不是张咨,每一个人都在一个阶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张咨则是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状态。
这个状态很尴尬。
张言必须要早日面临这个问题,否则兄弟决裂的天数只怕是不久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