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肆虐,从不最开始的愚民们只知道烧香膜拜。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人们总是最先求助于神灵。
直到,他们烧香拜佛也好,磕头烧纸也罢,发现神灵都没有丝毫庇佑百姓的意思。于是百姓们明白了。靠天靠地终究还是不如靠自己。
篝火诱杀,利用蝗虫的趋光性诱其投火。这种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唐代姚崇加以改进: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旧唐书·姚崇传》
篝火诱杀的方法最为成效显著,李岩和红娘子等人便采用的这种方法。捕捉的蝗虫上锅油炸,百姓分而食之。
还有开沟陷杀,此法主要应对蝗虫的幼虫——蝻。蝻尚未羽化,虽然可以跳但不会飞。这时50人一队,开挖长沟,一人在后敲锣,蝻听到锣声奋力跳跃,惊入沟中,众人迅速用土掩埋。
此外还有器具捕杀、掘除蝗卵、声音驱蝗等等方法,就不一一介绍了。
京畿周边也爆发过蝗灾,突如其来的蝗灾遮天蔽日,庄稼往往蒙受巨大损失。然而,百姓们发现一样好东西,那就是种植的红薯完好无损。
蝗虫也不是什么都吃,黄豆、黑豆、绿豆、芝麻、棉花、芋头、红薯等蝗虫都不喜欢。而红薯这种逆天产量的作物,则得以保存。
其实历朝历代爆发蝗灾农业
遭受的损失自然是巨大的,可如果及时防治。在蝗灾爆发的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可以大大降低损失的。
而此时的红娘子和李岩,最担心的不是天灾,也不是安置的这些难民。李自成卷土重来,势不可挡。这次,罗山县定然是保不住了。
红娘子已经上城布防了,直到深夜的时候才回来。罗山县的县衙并不大,其实显得有些寒碜。这里是红娘子和李岩成亲的地方。二人婚后的生活简单而甜蜜,可惜,新婚夫妻美好的生活总是太过短暂。
红娘子身为罗山县的县令,乃是崇祯皇帝钦赐的。虽然只是暂代,毕竟大明王朝没有女子为文官的先例。可是,实际上整个罗山县的大小事务,都是红娘子说了算。
红娘子平日很忙,难得有空闲和李岩单独相处的时间。眼下更是闯贼来犯,罗山县还在不断的开城安置流民。
当河南大灾,各地城池都纷纷关闭,防止流民入城的时候。罗山县则是门户大开,不断的接纳着流民的涌入。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罗山县也会成为一片灾区。因为大量流民的涌入,也会吃光罗山县的粮食。最终。罗山县也会沦为重灾区。
这也是为什么各处郡县城池,都会城门紧闭的原因。各地城池只能接纳一小部分的流民。流民涌入的太多,就会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说治安问题。还有就是吃光了城内的粮食,你所在的城池
也会成为难民区。
红娘子和李岩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夫妇二人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城外云集的难民,就这样活活的饿死。
他们想着,如果挨到秋收,或许可以解粮食的燃眉之急。眼下只能违背朝廷政令,开仓放粮。
私自开仓放粮是重罪,一般郡县县城粮仓都会储存粮食以备战乱或者天灾之所需。可是,这些粮食都是官粮,没有朝廷的命令谁都不得擅动。
可是,如果灾年的时候,你想动官粮。首先你得上书朝廷,然后朝廷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再开始慢慢的一级一级的上报。最后送到御前朱批,朱批之后再决定放不放粮。